九龙潭作

弱龄闻兹山,梦寐尝所适。

迨□此跻览,依然是畴昔。

结侣寻绝径,周流观奇迹。

兹逢世所希,环合佨穷壁。

上有龙泉涌,百丈□潨射。

伏溜至阴沟,盘涡沸嵌石。

逶迤环汀屿,熠爚洄金碧。

石蔓下离缕,云萝上绵幂。

玩极不云厌,徘徊忽恶夕。

清濑飞丝篁,茂草代茵席。

泠然闻凤吹,髣髴觏云际。

顾音携手人,谁为挂冠客?

形式: 古风

翻译

年轻时听说这座山,梦境中常常向往它。
终于有机会登临,眼前的景色依然如旧。
结伴探寻幽深小径,遍览奇妙景观。
这样的奇遇世间罕见,四周环绕着陡峭的崖壁。
山顶有泉水涌出,水流直泻百丈,激荡如箭。
暗流汇入阴沟,旋涡在岩石间翻腾。
曲折的溪流环绕沙洲,波光粼粼,金碧闪烁。
石缝中藤蔓垂落,云萝缠绕其上。
游玩至极也不觉厌倦,忽然发现夜幕降临。
清澈的溪流旁,竹林飘动如丝,茂盛的草丛成了坐垫。
忽然听到凤鸣般的乐声,仿佛在云端遇见。
回首与同伴携手同行,谁能放下尘世,成为隐士呢?

注释

弱龄:年轻时。
兹山:这座山。
梦寐:梦境。
迨:等到。
奇迹:奇妙的事物。
环合:环绕。
佨:环绕。
龙泉:传说中的仙泉。
潨射:激流喷射。
伏溜:隐藏的水流。
嵌石:嵌入岩石。
汀屿:水中小岛。
熠爚:光彩照人。
云际:云端。
挂冠:辞官不做,挂起官帽,指隐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九龙潭”的自然风光,诗人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开篇“弱龄闻兹山,梦寐尝所适”两句,透露出诗人自幼便听闻此山之名,并在梦中经常造访,这种超现实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接着,“迨□此跻览,依然是畴昔。结侣寻绝径,周流观奇迹”几句,诗人通过对山势和路径的描述,展示了自己的探索欲望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其中“迨□”一词,虽然字形不明,但从上下文来看应为行走或攀爬之意,而“畴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熟悉与怀念。

在“兹逢世所希,环合佨穷壁。上有龙泉涌,百丈□潨射”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奇观——龙泉和高耸的瀑布,这些自然景象被赋予了神秘而又壮丽的色彩。

“伏溜至阴沟,盘涡沸嵌石。逶迤环汀屿,熠爚洄金碧”几句,则是对山中水流和岩石的细致刻画,这些形容词汇如“伏溜”、“盘涡”、“逶迤”等,都极好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

在“石蔓下离缕,云萝上绵幂。玩极不云厌,徘徊忽恶夕”中,诗人的情感开始流露,他对这片山水的喜爱达到了极点,不仅没有厌倦之感,反而在日暮时分产生了留恋。

“清濑飞丝篁,茂草代茵席。泠然闻凤吹,髣髴觏云际”几句,则是对晚景的描绘,这里水流、草木和鸟鸣的声音都被诗人捕捉,并以此表达了自己的心境。

最后,“顾音携手人,谁为挂冠客?”则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诗人在这美丽的自然环境中,似乎对现实生活中的繁华和束缚产生了一种逃避的心理,而“挂冠客”一词,则隐含着诗人的隐逸之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和心灵的寄托。

收录诗词(32)

崔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 字:澄澜
  • 籍贯: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
  • 生卒年:shí)(671年-713年

相关古诗词

杂诗

鹊巢恶木巅,常窘一枝息。

宁知椅梧凤,亦欲此栖宿!

喈喈多好音,矫矫奋轻翼。

上林岂不茂,胡为恋幽仄?

处陋仍莫保,居华固陵偪。

下流不可居,斯言可佩服。

形式: 古风

江楼夕望

试陟江楼望,悠悠去国情。

楚山霞外断,汉水月中平。

公子留遗邑,夫人有旧城。

苍苍烟雾里,何处是咸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责躬诗

尝闻古人说:正直神不欺。

忠义恒独守,坚贞每自持。

效官已十载,理剧犹未期。

狱听除苛惨,刑章息滞疑。

岂得保世业,谅以答明时。

顾无白玉玷,忽负苍蝇诗。

扃锢非所耻,幽冤谁为辞!

楚囚应积□,秦系亦衔悲。

永夜振衣坐,故人不在兹。

流灵自芜漫,芳草独葳蕤。

日月行无舍,平生志莫追。

山林如道丧,州县岂心期?

助思纷何在,清神怅不怡。

自怜暗成事,感叹兴此词。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

芳春桃李时,京都物华好。

为岳岂不贵,所悲涉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赠君双佩刀,日夕视来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