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王孙.七夕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乞巧谁凭。

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

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

形式: 词牌: 河传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情景,以水满银河象征牛郎织女的相隔。"一水填却双星如约",形象地表达了牛郎织女因银河阻隔而无法相见的遗憾。"乞巧谁凭",暗示了女子们在这样的夜晚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但无人能代替她们的心愿。"诉愁君莫",则流露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愁绪,无人理解。

"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以拟人手法表达了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对爱情的期待和无奈。"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写出了离家在外的人对家的思念,以及此刻独自一人仰望星空的寂寥。

"此夕何夕也",感叹时间流逝,佳节依旧,而人事已非。"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描绘出静谧的夜晚,主人公独自凭栏,回忆起往昔与心上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七夕这一传统节日,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怀旧之情,具有浓郁的古典韵味。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秦楼月

春眠足,画楼十二屏山六。屏山六。

柔波不断,远峰难续。

庭前种尽相思木,机中织就相思曲。

相思曲,看朱成碧,视丹如绿。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减兰

犀梳在手,逋发未撩匀面后。

眉语心知,引过闲房步步随。

颓香暖玉,牵拂腰巾带重来。

一段归云,谁验蛇医臂上痕。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幔卷紬

桃叶舟回,枫林客去,西渚波千叠。

见十里横塘,几阵凉飔,独上小楼,柔肠断绝。

春信莺花,秋期河汉,总是愁时节。

怅碧海青天,夜色苍凉,归去明月。凄凄切切。

相思苦梦雨何曾歇。

恁不似当年,绛唇含笑,而今剩有啼痕泪颊。

洛浦川长,青溪路断,晓露风灯灭。

但寄语还淹,有个人儿,莫便轻别。

形式: 词牌: 慢卷绸

蝶恋花

窗外东风池上柳。春恨年年,惆怅还如旧。

帘底巧莺声乍溜。凭伊软语将花咒。

浑是愁多兼病酒。梦冷鲛绡,背倚屏山后。

娇绝黄昏人倦候。罗衣特地春寒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