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香山山茶诗册

平生梦想昔贤风,此日残编著眼中。

游屐漫传多谢客,和歌谁信少坡翁。

渊中渺矣归沧海,留爪依然是雪鸿。

唱和何人场最擅,顾家二妙继严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读香山山茶诗册》是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古代文人雅趣的向往与追忆。诗中以“平生梦想昔贤风”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人风骨的崇敬之情,以及自己内心深处对于这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接着,“此日残编著眼中”,诗人将自己沉浸在古代文献之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的心境与智慧。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阅读的情景,也暗含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之意。

“游屐漫传多谢客,和歌谁信少坡翁。”这两句通过引用古代文人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谢客与苏轼(字子瞻,号东坡)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足迹与作品广为人知。诗人在这里以“游屐”与“和歌”为喻,表达了对古代文人游历四方、创作佳作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现代虽未能如古人般广泛游历,但在心灵上仍能与古人共鸣,通过阅读与思考,与他们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渊中渺矣归沧海,留爪依然是雪鸿。”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个人的思考与探索比作深入知识的海洋,最终却回到了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同时,“留爪依然是雪鸿”则意味着即使在探索的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最终的目的地仍然是高远的精神境界,如同大雁在天空中留下飞翔的痕迹。

最后,“唱和何人场最擅,顾家二妙继严公。”这两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样的精神探索与交流中,谁能成为最擅长的参与者?这里不仅指出了诗人在寻找能够与之共鸣的同道之人,也暗含了对后辈才华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并发扬前辈的精神与才华,如同顾家的两位杰出人物一样,继续在文学艺术的领域中展现出卓越的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风骨的追忆与向往,以及对个人精神探索与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美好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256)

周馨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 字:小山
  • 籍贯:顾山

相关古诗词

邑志三首(其一)

冤雪朝端事若神,家居耿介更全真。

谁知一夕双鸡卵,饫得江南百万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邑志三首(其二)

虎须频捋继同人,谔谔怀忠耻具臣。

朝杀谏官非细事,却叫解纲颂皇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邑志三首(其三)

人生好学浑閒事,只奈明珠不易投。

每叹遗编传友录,买丝拟为绣花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观香山山茶图赋诗吊之

吾生卅载香山下,不识山茶是何者?

朅来披图寻昔景,置身如在远公社。

归来梦见山茶花,仿佛红云映四野。

又疑赤龙戏火珠,抛落人间旧兰若。

瘦生不识是何人,珊瑚鞭拂五花马。

大呼落魂心不死,疑是当时黄介子。

君胡不迟二百年,与我今日查周旋。

先生掉头一粲然,尔胡自迟二百年。

不与我辈相比肩,觉来一笑谢介子。

人生一过如浮烟,强言不朽附君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