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柳八首(其六)

寥落江头冷翠微,曙烟不碍众星稀。

凄凉半入胡儿笛,掩映偏横织女机。

素手折腰空试舞,轻绡减带不胜衣。

风流回首当年地,白雁霜天尚未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边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哀愁与孤独感。

首句“寥落江头冷翠微”,以“寥落”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荒凉、孤寂的氛围,紧接着“冷翠微”三字,既描绘了江面在晨光中泛起的微光,又暗示了秋天的寒冷与萧瑟。这句诗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略显悲凉的秋日清晨。

“曙烟不碍众星稀”一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描述了晨雾未散时,星星依然清晰可见的景象。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地面的冷寂与天空的璀璨相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孤独与寂寞感。

接下来,“凄凉半入胡儿笛,掩映偏横织女机”两句,通过音乐和织物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胡儿笛声的凄凉与织女机的掩映,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也暗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共鸣。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素手折腰空试舞,轻绡减带不胜衣”则通过女性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素手折腰,象征着女性的柔弱与无力;轻绡减带,暗示着衣物的单薄与寒意,这些细节都凸显了诗人在秋日清晨的孤独与哀伤。

最后,“风流回首当年地,白雁霜天尚未归”两句,以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白雁在霜天中尚未归家,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隐喻,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回归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江边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思考。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秋柳八首(其七)

长亭夹道绿初收,一片伤心付陌头。

贱妾生憎多薄命,赠人无计绾离愁。

疏林飏碧霜迷路,隔水招凉月满楼。

惊见蒲姿易零落,那教楚客不悲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柳八首(其八)

寒风乍冷九河滨,为惜芳条更怆神。

少更几何无奈老,树犹如此可堪人。

子山短赋空哀怨,洛下名妃委路尘。

寂寞永丰坊畔立,攀枝能不重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新柳

风鬟乍栉浅垂鬈,蹙损春愁画未全。

明绿薄匀螺黛染,淡黄新擘露分笺。

栖鸦残带初更月,禁火寒拖一缕烟。

恼乱荑人幽睡起,清波娇涩盻嫣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闺秀新柳韵

曾忆离人欲去时,早莺啼遍断肠枝。

乍眠乍起禁偏瘦,无雨无风弱更垂。

每到河桥伤远别,却随烟草乱相思。

春光未老愁千缕,羡杀吴?漫吐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