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闺秀新柳韵

曾忆离人欲去时,早莺啼遍断肠枝。

乍眠乍起禁偏瘦,无雨无风弱更垂。

每到河桥伤远别,却随烟草乱相思。

春光未老愁千缕,羡杀吴?漫吐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之情与春日哀愁的细腻情感。诗人以“新柳”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曾忆离人欲去时”,开篇即点明主题,回忆起离别的时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的基调。接着,“早莺啼遍断肠枝”,通过早春的黄莺啼叫,渲染了一种离别前的凄凉气氛,形象地表达了离人即将离去时内心的痛苦与不舍。

“乍眠乍起禁偏瘦,无雨无风弱更垂”,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离别后柳树的状态,仿佛是离人的象征,经历了离别的打击后,显得更加瘦弱无力,即使在没有风雨的情况下,也显得更加垂落,暗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助。

“每到河桥伤远别,却随烟草乱相思”,诗人将场景转换至河边,每当经过河桥时,都会想起远方的离别,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而“却随烟草乱相思”,则以烟雾缭绕的草地为背景,增加了相思的朦胧与复杂性,使得情感表达更为深沉。

最后,“春光未老愁千缕,羡杀吴蚕漫吐丝”,春光虽未老去,但心中的愁绪却如千缕细丝般缠绕不散。诗人羡慕吴地的蚕儿能自由吐丝,似乎是在借蚕丝之喻,表达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对新柳的描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不仅展现了离别之痛,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由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秋柳

曾共栖乌宿白门,西风憔悴别王孙。

千条明月清商曲,一路朝霜子夜村。

何处斑鵻啼著曙,经年骝马去平原。

生来不识临岐恨,未到津亭已断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和王法曹阮亭秋柳四首(其一)

摇落江潭已断魂,不须攀折傍金门。

数行来雁催寒色,一叶哀蝉掩露痕。

画角空吟邀笛步,白头愁入浣花村。

长条似否还依旧,昔日青青可再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和王法曹阮亭秋柳四首(其二)

离亭急管下朝霜,弄雾梳烟掠野塘。

凉吹轻捐纨扇月,罗衣寒叠缕金箱。

不堪眉黛啼梁院,只有腰肢殢楚王。

肠断少年行乐地,东风系马斗鸡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王法曹阮亭秋柳四首(其三)

汴水沟横歇舞衣,长杨宫废旧游非。

攀条客子情何极,咏絮佳人见亦稀。

玉露垂梢河北转,金飙入树燕西飞。

风流莫问当年事,惆怅芳菲岁月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