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八月避地前湖三首(其一)

两地初雠杀,全家屡死生。

守臣无大过,雄长自相争。

魑魅阚当屋,鸺鹠啼过城。

前湖落木外,排难愧齐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家庭与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守臣在其中的无奈与挣扎。诗人以“两地初雠杀,全家屡死生”开篇,直接点明了战争带来的残酷与痛苦,两地仇杀,家庭成员多次经历生死离别,展现了战争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巨大破坏。

接着,“守臣无大过,雄长自相争”一句,揭示了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权力与利益的争夺。守臣并无明显过错,但因各方势力的相互竞争,导致了战争的爆发。这种现象在历史上的战争中屡见不鲜,反映了政治与军事冲突的复杂性。

“魑魅阚当屋,鸺鹠啼过城”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战争比作鬼魅和猫头鹰的侵扰,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惧与不安。鬼魅象征着战争中的邪恶力量,而猫头鹰的啼叫则预示着死亡与灾难的临近,整个画面充满了阴森恐怖的氛围。

最后,“前湖落木外,排难愧齐卿”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能力的反思与谦逊。在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与挑战时,即使是最优秀的官员(齐卿,古代官职名,这里借指有能力的官员)也会感到力不从心,诗人以此自勉,表示自己在解决这场危机面前,也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与不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元末明初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的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战争对个人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自身角色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87)

王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字:原吉
  •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 生卒年:1319—1388

相关古诗词

乙未八月避地前湖三首(其二)

借地安樵爨,秋烟满桂丛。

祸因贫贱少,诗到乱离工。

有妹音徽隔,诸儿起卧同。

数畦乌口稻,满待熟天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乙未八月避地前湖三首(其三)

竹底秋光薄,墙根朝日暄。

稍通邻曲好,深荷野人恩。

细雨菰生米,新霜芋长孙。

加餐向茅屋,醒眼看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至正丙午三月廿八日自横泖迁居乌泾宋张骥院故居有林塘竹石因扁堂曰俭德园曰最间得诗凡六首(其一)

卜宅宾贤里,生涯始有涯。

忧缘常念乱,贫为数移家。

径合交枝果,帘当独树花。

池台几峰石,相友卧烟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至正丙午三月廿八日自横泖迁居乌泾宋张骥院故居有林塘竹石因扁堂曰俭德园曰最间得诗凡六首(其二)

邻曲敦新好,园林恍昔游。

衣冠时径入,棋槊夜忘收。

已遂莼羹兴,何烦杞国忧。

人生贵行乐,两鬓飒先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