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赋家园七咏(其五)百花台

森沈径易迷,支筇为徘徊。

何处春光多,时登百花台。

主人澹无情,林花为谁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森林深邃小路容易让人迷失,我手持竹杖慢慢徘徊。
哪里的春光最为繁盛,我时常登上百花盛开的高台。
主人淡然无情感,这些林中的花儿为谁绽放?

注释

森沈:深深的森林。
径:小路。
易:容易。
迷:迷失。
支筇:手持竹杖。
徘徊:来回走动。
何处:哪里。
春光:春天的阳光。
多:丰富。
时:时常。
登:登上。
百花台:百花盛开的地方。
主人:主人。
澹无情:淡然无情感。
林花:林中的花朵。
为谁:为了谁。
开:开放。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迷人的春日景象。首句“森沈径易迷,支筇为徘徊”中的“森沈径”,指的是树木掩映的小路,而“易迷”则表明这条小路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支筇”即是手持竹杖,“为徘徊”则意味着漫步游逛。整句传递出诗人在春日里漫无目的地闲逛,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接下来的“何处春光多,时登百花台”中,“何处春光多”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质问,询问哪个地方春光最为繁盛,而“时登百花台”则表明诗人偶尔攀登到名为“百花台”的高地。这里的“百花台”,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更象征着一个可以鸟瞰众芳的地方,去感受和欣赏春天的万千花草。

最后两句“主人澹无情,林花为谁开”则带有一丝诗人的感慨。其中,“主人澹无情”暗示园主或主人对这份美景缺乏热情,而“林花为谁开”则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反问,似乎在询问这些繁花盛放究竟是为了哪一个人。这里诗人通过这种设问,表达了一种春光易逝、人心冷漠的无奈和惆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面对美好却不得其人的孤寂情怀。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续赋家园七咏(其四)桂岩

山中多桂树,亭亭傍幽岩。

微风发秋香,十里穿松杉。

谁歌招隐词,吾生付长镵。

形式: 古风 押[咸]韵

续赋家园七咏(其七)意远亭

雨馀陂水平,徙倚聊一望。

归云淡欲无,宇宙何清旷。

吾心游太虚,聊寄此亭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续赋家园七咏(其六)酴醾洞

不爱酴醾花,爱此酴醾树。

青条含露滋,轻阴覆行路。

昼永倦寻书,时来散幽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续赋家园七咏(其二)横秋阁

秋山万尺青,影落杯酒中。

登临岂不佳,寒色见远空。

未忘天下忧,胡尘起西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