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赋家园七咏(其六)酴醾洞

不爱酴醾花,爱此酴醾树。

青条含露滋,轻阴覆行路。

昼永倦寻书,时来散幽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我不喜欢酴醾花,却偏爱这酴醾树。
青翠枝条挂着露珠,轻轻的树荫遮蔽了小径。
白天漫长,读书感到疲倦,偶尔我会出来散步享受清幽。

注释

不爱:不喜欢。
酴醾花:一种花卉。
爱此:偏爱这个。
酴醾树:指代具体的树。
青条:青翠的枝条。
含露滋:挂着露珠滋润。
轻阴:轻轻的树荫。
覆行路:遮蔽道路。
昼永:白天漫长。
倦寻书:感到读书疲倦。
时来:偶尔。
散幽步:散步享受清幽。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家园景象,诗人通过对酴醾树的喜爱,以及它在自然环境中的存在状态,表达了自己对简静生活的向往。

“不爱酴醾花,爱此酴醾树。”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并非偏爱那繁复的花朵,而是钟情于这棵树本身。这种审美选择体现了一种超越表象、追求内在之美的态度。

“青条含露滋,轻阴覆行路。”这里描写了酴醾树的生长状态,它们以青绿的枝条吸收着露水,呈现出一种生命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同时,这些树木还为行人带来了一片清凉的阴影,使得路途不再炎热。

“昼永倦寻书,时来散幽步。”诗人的生活方式也因此而变得悠然自得。在漫长的白天里,诗人会在家园中寻找阅读的乐趣,感觉到疲惫时,又会选择散步以消磨时间。这种生活节奏显得既从容不迫又充满了文化底蕴。

整首诗通过对家园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嚣、回归自然的心境。诗人通过对酴醾树的喜爱,以及它在生活中的作用,表达了自己对于平和、宁静生活的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美,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与内心世界的写照。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续赋家园七咏(其二)横秋阁

秋山万尺青,影落杯酒中。

登临岂不佳,寒色见远空。

未忘天下忧,胡尘起西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萧屯访致中

晓色阴晴久未分,乱山何处是萧屯。

荒荒日转渔樵路,霭霭烟生桑柘村。

胜地逢春聊驻马,主人好客为开樽。

平生梦想归田乐,正喜吾侪得践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野墅

野墅惊秋晚,残年匆匆过。

海潮通井浅,林日到窗多。

酒尽邻翁饷,诗成稚子哦。

人生行乐耳,轩冕奈余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寒中偶书

寒从何处来,凛色照闽楚。

挹之霜松下,清澹不成雨。

豪生小病之,一笑窥寰宇。

天转隐江湖,吾心正如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