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走笔呈李宣城三首(其二)

聒聒庭中争曲直,纷纷笔下判鞭笞。

坐曹决事输归饮,须信薛宣称吏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庭院中的争论声此起彼伏,评判是非如同鞭挞
处理公务后败诉的人只能回家饮酒,确实,薛公的名声是公正的法官

注释

聒聒:形容声音嘈杂。
庭中:庭院之内。
曲直:是非对错。
纷纷:众多、杂乱。
笔下:指通过文书或判决。
判鞭笞:比喻公正地裁决和惩罚。
坐曹:官署,这里指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位。
输归饮:败诉后回家,意指处理公务不如意。
须信:必须相信,表示肯定。
宣称吏师:以公正著称的法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喜雪走笔呈李宣城三首》之第二首。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在家中与友人讨论古书中的是非曲直,以及用笔墨来评判历史上的鞭笞之事。同时,诗中还表现出诗人对于正直的官吏薛宣、李宣城等人的赞赏。

“聒聒庭中争曲直”这一句,通过“聒聒”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家中讨论古书声音的热闹场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是非曲直的关注和探索。"纷纷笔下判鞭笞"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探索是通过文字记录与评判来实现的,显示了诗人对历史事件有着自己的见解。

“坐曹决事输归饮”这句中,“坐曹”指的是官署之中处理案件的情景,而“输归饮”则表明在办事之后,还要细致地回味和总结。这里不仅描绘了诗人对于公正判决的追求,也表现出对待办事严谨态度的赞同。

最后,“须信薛宣称吏师”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于历史上清廉官吏,如薛宣、李宣城等人的崇敬之情,以及将他们作为榜样来学习和效仿。这里的“吏师”意味着这些正直的官员是诗人心目中的典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学问探讨的热忱,还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正直品格的高度推崇。通过这种方式,张耒表达了他个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时代精神,即在文治与德行之间寻找平衡点。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喜雪走笔呈李宣城三首(其一)

殷勤寄语宣城宰,公事何时是了时。

病守欣然有嘉思,亦须对雪把空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寒食

庭院轻寒新雨过,江城寒食野花飞。

故园北望一千里,极目江枫客未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寒食日作二首(其二)

朝寒却觉春衣薄,禅诵还将酒盏疏。

落尽江城千树雪,门前杨柳已藏乌。

形式: 七言绝句

寒食日作二首(其一)

荒山野水非吾土,寒食清明似去年。

杨柳插门人竞笑,荆蛮不信子推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