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暑诗

暮日苦炎溽,迁坐接阶廊。

月丽姮娥影,星含织女光。

栖禽动夜竹,流萤出暗墙。

香盘糅鲜粉,雕壶承玉浆。

白羽徒垂握,绿水自周堂。

弱纨犹觉重,纤絺尚少凉。

弄风思汉朔,戏雨忆吴王。

玄冰术难验,赤道漏犹长。

谁能更吹律,还令黍谷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的酷热与夜晚的凉爽之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敏感捕捉。

首句“暮日苦炎溽”,以“苦”字直接点明夏日傍晚的炎热,用“炎溽”形容空气的湿热,营造出一种令人不适的氛围。接着,“迁坐接阶廊”,描述了人们为了避暑而移动座位至室外的情景,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接下来的几句“月丽姮娥影,星含织女光”,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和织女,将月光和星光比喻为她们的影光,既增添了诗意,也暗示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而“栖禽动夜竹,流萤出暗墙”则通过动植物的活动,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生机与活力。

“香盘糅鲜粉,雕壶承玉浆”两句,通过香料和美酒的使用,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奢华与享受,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清凉与舒适生活的追求。

“白羽徒垂握,绿水自周堂”中,“白羽”可能指扇子或羽毛,象征着人们试图借助物理手段来对抗酷热,但效果有限;“绿水自周堂”则描绘了水体在夏日的清凉作用,形成了一种自然的降温效果。

“弱纨犹觉重,纤絺尚少凉”通过衣物材质的对比,强调了夏季衣物的轻薄与透气性,以及它们在不同材质下的冷却效果差异。

“弄风思汉朔,戏雨忆吴王”这两句通过“弄风”和“戏雨”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元素的亲近与喜爱。

“玄冰术难验,赤道漏犹长”则以“玄冰”难以验证和“赤道漏”(太阳直射)时间的漫长,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的炎热与持续,同时也暗示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

最后,“谁能更吹律,还令黍谷凉”表达了诗人对能够带来清凉的希望,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然和谐与人类智慧的思考,希望借助某种方式改变或调节自然环境,达到凉爽舒适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夏日酷暑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收录诗词(60)

刘孝威(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家。名不详。出生官宦之家,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子、刘孝绰第六弟。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孝威以诗胜,三兄孝仪以文胜,故孝绰有“三笔六诗”之誉,气调爽逸,风仪俊举。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转主簿。隋书·经籍志》著录《集》十卷,今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有《刘孝仪孝威集》。今存诗约六十首

  • 字:孝威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548

相关古诗词

奉和逐凉诗

钟鸣夜未央,避暑起徬徨。

长河似曳素,明星若散珰。

倚岩欣石冷,临池爱水凉。

月纤张敞画,荷妖韩寿香。

对此游清夜,何劳娱洞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望栖乌诗

夕乌飞参差,单雄杂寡雌。

联翩归叶里,出没噪林垂。

争栖时易树,惊飞忽度枝。

虽无系书重,亦有含缨疲。

以兹憔悴力,重逢轻薄儿。

珠丸苏合弹,金缴青丝縻。

岂意翩翾羽,遂免更羸危。

入怀欣得地,依林窃愿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简文帝卧疾诗

玉躬耗寒暑,群望崇圭璧。

仁祀盛黄缣,礼坛优绀席。

惫均楚疾愈,俄同宋年益。

岂劳诵赋臣,宁用观涛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赋得曲涧诗

涧流急易转,溪竹暗难开。

近楼俄已失,前洲忽复回。

石岸生寒藓,沈根渍水苔。

菱舟失道去,归凫迷径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