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学士王达善

缟纻论交两少年,相逢不觉共华颠。

蓬沙紫塞怜分袂,风雨青灯忆对眠。

投老喜看居内相,抱疴忽报掩重泉。

九龙山下梁溪路,目极丹旌思黯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学士王达善》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王达善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场景再现,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以及对逝者的深深思念。

首联“缟纻论交两少年,相逢不觉共华颠”以“缟纻”比喻纯洁的友情,描绘了两位年轻朋友在初次相遇时的纯真与欢愉,不觉间岁月已逝,两人都已步入老年。这一句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蓬沙紫塞怜分袂,风雨青灯忆对眠”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蓬沙紫塞象征分别的痛苦,风雨青灯则描绘了夜晚独处时对往昔共同度过的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哀愁。

颈联“投老喜看居内相,抱疴忽报掩重泉”表达了对友人官职升迁的喜悦,同时也预示了不幸的消息——友人突然病逝。这一联中的“投老”、“内相”、“抱疴”、“掩重泉”等词语,不仅体现了对友人生前成就的肯定,也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悲痛与无奈。

尾联“九龙山下梁溪路,目极丹旌思黯然”将思绪引向了友人安息之地——九龙山下的梁溪路。丹旌代表官方的哀悼仪式,此处用以表达对友人逝世的哀悼之情。整首诗在结尾处收束,以对友人安息之地的遥望和内心的哀思结束,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

综上所述,《挽学士王达善》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同时也反映了友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浙江佥宪之任

吴水吴山锦绣中,太平箫鼓万家同。

朝端新授观风节,使者初乘按部骢。

九里松留梁旧寺,万年枝陨宋遗宫。

钱塘风俗犹存古,秉节须烦卧治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张孝逸

天书曾赐返岩扉,重应轺车拜紫微。

振袂晓趋中禁路,濡毫昼坐列仙闱。

云边日转龙旗动,花里风轻玉漏稀。

大典告称恩露重,春来莫忆故山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挽王之常先生

生平英迈薄秋云,野鹤飘摇迥不群。

早岁常怀千里志,莫年空卧五湖濆。

嗟无嗣子题新主,幸有诸孙辑旧文。

不识浒山先垄下,谁书徵士表清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人还乡

一别芹宫旧讲毡,几年归去卧林泉。

承恩重应徵贤诏,休老还寻负郭田。

官驿晓云迷楚树,大江春水放吴船。

世麟堂上遗经在,应与诸生理旧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