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二)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吴令

宝观岧峣飞雉堞,登临恍欲升仙。

野桃官柳衬吴天。春风寒食夜,遗恨在封绵。

闻道东溟才二里,银涛直与天连。

凭谁都卷入芳尊。赋归欢靖节,消渴解文园。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宝观高耸如飞鸟之堞,登临此地仿佛能羽化登仙。
野桃花和官柳装点着吴地的天空。春风中度过寒食之夜,心中的遗憾如绵延不断的愁绪。
听说东海仅距这里两里,那银色的波涛直连天际。
任何人都可能沉醉在这美酒之中。效仿陶渊明归隐之乐,借此消除文人的干渴与忧愁。

注释

岧峣:形容山峰高峻。
雉堞:城墙上的矮墙,代指城楼。
恍欲升仙:仿佛要成仙而去。
野桃官柳:野生的桃花和官府种植的柳树。
寒食:清明前一天,古人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
东溟:东海。
银涛:形容海浪泛起的白色浪花。
芳尊:美酒的代称。
靖节:陶渊明的字,以其归隐田园而闻名。
消渴:原指疾病,此处指诗人的创作欲望或精神上的饥渴。
文园:借指文人,如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曾因病消渴,此处泛指有才华的文士。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宝观岧峣飞雉堞",开篇即展现出高耸的宝观楼阁,雉堞如飞,气象万千。登临此景,诗人仿佛能感受到超凡的仙气,心境升华。"野桃官柳衬吴天",以野桃花和官道两旁的柳树点缀着江南的天空,春天的气息浓厚,富有生机。

"春风寒食夜",点明时令为春分前后,寒食节之夜,春风微凉,更显诗人内心的怀旧之情。"遗恨在封绵",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的遗憾和无尽思绪,如同绵延不断的山川,难以割舍。

"闻道东溟才二里,银涛直与天连",东海水势浩渺,诗人形容它近在咫尺,浪花白如银,似乎与天相接,展现了壮阔的海景,也寓含了诗人对大海的向往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最后两句"凭谁都卷入芳尊",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的豪情,无论何人都能在这美酒中找到片刻的欢愉。"赋归欢靖节,消渴解文园",以陶渊明(靖节先生)和西汉文学家扬雄(文园主人)自比,表明诗人渴望回归自然,借田园生活来舒缓心中的苦闷。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景色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与叶少蕴梦得上(其三)巳游法华山九曲池流杯

小样洪河分九曲,飞泉环绕粼粼。

青莲往事已成尘。羽觞浮玉甃,宝剑捧金人。

绿绮且依流水调,蓬蓬釂鼓催巡。

玉堂词客是佳宾。茂林修竹地,大胜永和春。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雪壁歌词题尚湿,春风又见轻红。

一枝斜插映头峰。不辞连夜赏,银烛透纱笼。

白发欺人今老矣,尊前羞见繁秾。

清香尤嫪虎溪风。海棠须避席,佳种谩蚕丛。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一)上巳日游海昌王氏园,吴宰效及中散兄

倦客身同舟不系,轻帆来访儒仙。

春风元巳艳阳天。夭桃方散锦,高柳欲飞绵。

千古海昌佳绝地,双凫暂此留连。

通宵娱客破芳尊。兰亭修禊事,梓泽醉名园。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一)燕诸部使者

自古吴兴称冷僻,菰城水浸粼粼。

回星难望使车尘。如何三日饮,并有五行人。

文似枚皋加敏速,记书易若张巡。

幕中无用郤嘉宾。他年浮枣会,莫忘两溪春。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