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江天意已浓,化机先下隔年功。

明吞夜后梅花月,狂弄春前柳絮风。

清悟胸襟吟更逸,寒惊毛骨醉还空。

渔蓑归去岂其乐,相贺惟闻田舍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雪》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描绘了冬日雪景的壮丽与深邃,以及雪后世界之静谧与纯净。

首联“云上江天意已浓,化机先下隔年功”,以云层覆盖江天,预示着一场大雪即将来临,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与变化,仿佛是大自然预先埋下的种子,等待时机成熟后绽放出雪的美丽。

颔联“明吞夜后梅花月,狂弄春前柳絮风”,运用拟人手法,将雪比作吞噬黑夜的巨兽,吞没了夜色中的梅花月光,又在春前戏弄柳絮般的轻风,生动地展现了雪的动态美和力量感,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

颈联“清悟胸襟吟更逸,寒惊毛骨醉还空”,通过抒情表达,表现了诗人面对雪景时的内心感受。雪的纯净与清冷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他的诗歌更加自由奔放;同时,雪的寒冷也触动了诗人的感官,令他感到一种超脱世俗的醉意,但这种醉并非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空灵与超脱。

尾联“渔蓑归去岂其乐,相贺惟闻田舍翁”则以渔翁的形象,表达了对雪后宁静生活的向往。虽然渔翁归去可能意味着劳作与生活的继续,但诗人认为这正是雪后生活的真实写照——简单而充实,与世无争,与自然和谐共处。诗人通过田舍翁的欢声笑语,传达了一种对朴素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梅花

素呈天巧未教青,云酿寒时一望明。

且得少阳通好信,不消孤笛送新声。

绛绡捧蕊谁妆就,金粟含须自缀成。

最是百花难比处,只承风信已知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泛湖

放船初向白公楼,渺渺天光簇簇洲。

绿竹岸深疑士隐,紫烟波远恐仙游。

宾朋欲散且看月,风俗虽忙犹买舟。

最好四山环绕处,一家中占五湖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偶成示道温

何当归卧水云乡,不必功名似子房。

一黍精华空色大,百年行数古今长。

谁知扰扰还三得,独向冥冥遣两忘。

少室山头星月近,紫微垣下起天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归燕

扫迹各安在,托身谁与为。

安危应择主,去就尚知时。

春暖语尤巧,海遥归较迟。

画堂人有德,可放绣帘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