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其二)柳

枝枝叶叶,受东风调弄。便是莺穿也微动。

自鹅黄千缕,数到飞绵,闲无事,谁管将春迎送。

轻柔心性在,教得游人,酒舞花吟恣狂纵。

更谁家鸾镜里,贪学纤蛾,移来傍、妆楼新种。

总不道、江头锁清愁,正雨渺烟茫,翠阴如梦。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翻译

每一片叶子,都在东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即使是莺鸟飞过,也会引起微微的颤动。
从嫩黄色的嫩叶开始,直到飘落的棉絮,闲暇时光里,又有谁会去留意迎接和送别春天呢。
春风温柔地抚慰着万物,使得游人们在酒香花语中放纵狂欢。
又有哪家的镜子前,有人痴迷于模仿纤细的眉毛,把新种的花朵移至妆楼边。
却不知江边的清愁被紧紧锁住,眼前是雨雾迷茫,翠绿的树荫如同梦境般迷离。

注释

调弄:吹拂、摆弄。
莺穿:莺鸟飞过。
鹅黄:嫩黄色。
飞绵:飘落的棉絮。
纤蛾:纤细的眉毛。
江头:江边。
清愁:深深的忧愁。
翠阴:翠绿的树荫。

鉴赏

这首《洞仙歌·其二》是宋代词人蒋捷所作,以柳树为题材,通过对柳枝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游人的欢愉,同时也寓含了淡淡的离愁。词的开篇“枝枝叶叶,受东风调弄”,形象地写出柳树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的场景,仿佛被东风温柔地唤醒。接着,“便是莺穿也微动”一句,通过莺鸟的轻掠,进一步渲染了柳树的娇嫩和春意盎然。

词人笔下的柳树不仅吸引游人的目光,还引发了他们的饮酒吟唱,体现出春天的欢乐气氛。“更谁家鸾镜里,贪学纤蛾,移来傍、妆楼新种”描绘了女子们对柳树的喜爱,将其比作美女的细眉,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然而,词的结尾却转而触及哀愁,“江头锁清愁,正雨渺烟茫,翠阴如梦”,暗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离别之苦,与前文的欢快形成对比,增添了作品的深度和情感层次。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柳树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春天的喜悦与个人的情感,展现出蒋捷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95)

蒋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 字:胜欲
  • 号:竹山
  • 籍贯: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
  • 生卒年:约1245~1305后

相关古诗词

珍珠帘/真珠帘.寿岳君选

书楼四面筠帘卷。微薰起,翠弄悬签丝软。

楼上读书仙,对宝狻霏转。

绣馆钗行云度影,滟寿觥、盈盈争劝。争劝。

奈芸边事切,花中情浅。

金奏未响昏蜩,早传言放却,舞衫歌扇。

柳雨一窝凉,再展开湘卷。

万颗蕖心琼珠辊,细滴与、银朱小砚。深院。

待月满廊腰,玉笙又远。

形式: 词牌: 真珠帘

祝英台/祝英台近.次韵

柳边楼,花下馆。低卷绣帘半。

帘外天丝,扰扰似情乱。知他蛾绿纤眉,鹅黄小袖。

在何处、闲游闲玩。最堪叹。

筝面一寸尘深,玉柱网斜雁。

谱字红蔫,剪烛记同看。

几回传语东风,将愁吹去,怎奈向、东风不管。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秋夜雨.蒋正夫令作春夏冬各一阕,次前韵(其二)

金衣露湿莺喉噎。春情不解分雪。

宝筝弦断尽,但万缕、闲愁难绝。

长红小白谁亭馆,过禁烟、弹指芳歇。今夜休要别。

且醉宿、缃桃花月。

形式: 词牌: 秋夜雨

秋夜雨(其四)

红麟不暖瓶笙噎。炉灰一片晴雪。

醉无香嗅醒,但手把、新橙闲撅。

更深冻损梅花也,听画堂、箫鼓方歇。想是天气别。

豫借与、春风三月。

形式: 词牌: 秋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