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

蓼水菊篱边,新晴有乱蝉。

秋光终寂寞,晚醉自留连。

野湿禾中露,村闲社后天。

题诗满红叶,何必浣花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蓼水和菊花环绕的小径旁,雨后初晴时传来嘈杂的蝉鸣。
秋天的景色总是显得孤寂,傍晚时分我借酒浇愁,独自沉浸其中不愿离去。
田野里的稻谷沾满了露水,乡村在社日之后显得格外宁静。
我在红叶上题写诗句,不必非要用浣花笺这样的珍贵纸张。

注释

蓼水:形容一种生长在河边的植物,这里代指清幽的环境。
菊篱:篱笆上的菊花,象征着秋天和田园生活。
新晴:雨后放晴。
乱蝉:嘈杂的蝉鸣声。
秋光:秋天的景色。
寂寞:孤寂、冷清。
晚醉:傍晚时分喝醉。
留连:流连忘返,不愿离开。
野湿:野外湿润。
禾中露:稻田里的露水。
村闲:乡村的宁静。
社后天:社日之后,指农事活动后的日子。
题诗:写诗。
红叶:秋天的红叶,常用于诗词创作。
浣花笺:古代的一种精致纸张,产于成都浣花溪,此处代指珍贵的书写材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开篇“蓼水菊篱边,新晴有乱蝉”两句,通过对蓼草丛生的水边和菊花编织成的篱笆旁,以及晴朗天气中飞舞的蝉虫,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蝉声在古诗文中常常象征着秋意渐浓,这里则提早预示了季节的转换。

接着“秋光终寂寞”表达了一种萧索和孤独的感觉,秋天的阳光给人以冷清之感,而“晚醉自留连”则展示了诗人在这种氛围中享受孤独、沉浸于酒意的自得其乐。

“野湿禾中露,村闲社后天”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乡间的宁静与湿润。野地中的谷物因露水而湿润,而村落和庙宇后的天空则显得格外闲适。

最后,“题诗满红叶,何必浣花笺”表达了一种对传统书写方式的反思,即在美丽的自然界中,即便是鲜红的树叶,也足以成为题诗的佳纸,而不需要特别寻找精美的花笺。

整首诗通过对乡间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寂寞秋光中独自享受孤独和宁静时光的情怀。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郊墅

韦曲樊川雨半晴,竹庄花院遍题名。

画成烟景垂杨色,滴破春愁压酒声。

满野红尘谁得路,连天紫阁独关情。

渼陂水色澄于镜,何必沧浪始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驻跸华下同年司封员外从翁许共游西溪久违前契戏成寄赠

北渚牵吟兴,西溪爽共游。

指期乘禁马,无暇狎沙鸥。

纵目怀青岛,澄心想碧流。

明公非不爱,应待泛龙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驾部郑郎中三十八丈尹贰东周荣加金紫谷以末派之外恩旧事深因贺送

香浮玉陛晓辞天,袍拂蒲茸称少年。

郎署转曹虽久次,京河亚尹是优贤。

纵游云水无公事,贵买琴书有俸钱。

今日龙门看松雪,探春明日向平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侯家鹧鸪

江天梅雨湿江蓠,到处烟香是此时。

苦竹岭无归去日,海棠花落旧栖枝。

春宵思极兰灯暗,晓月啼多锦幕垂。

唯有佳人忆南国,殷勤为尔唱愁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