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园即事

蟠桃移种杏园初,红抹燕脂嫩脸苏。

闻道飘零落人世,清香得似旧时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蟠桃从杏园移植而来,初绽时如少女脸颊般娇嫩,涂抹着鲜艳的胭脂色。
听说它飘零落入人间,香气是否还像往昔一样清雅宜人呢?

注释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象征长寿和美好。
移种:移植。
杏园:古代园林,这里指种植杏树的地方。
红抹燕脂:形容桃花颜色鲜艳,如女子涂了胭脂的脸颊。
嫩脸苏:形容桃花娇嫩、清新如刚醒来的少女面庞。
闻道:听说。
飘零:形容事物随风散落或遭遇不幸。
清香:淡淡的香气。
旧时:过去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杏园即事》。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景,同时蕴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蟠桃移种杏园初" 这一句表明了园内新近栽培的蟠桃树,开启了诗人的情感流露。蟠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生不老和吉祥,而这里将其与杏园相结合,或许隐喻着某种新的开始。

"红抹燕脂嫩脸苏" 描述的是春日里杏花的娇艳美丽,燕脂般的嫩脸象征了杏花细腻的质感。这里通过对比手法,将杏花的颜色与女性的容颜相提并论,增添了一份生动和情趣。

"闻道飘零落人世" 这句话转换了诗人的情绪,从欣赏自然美景转向了对过往的回忆。飘零落指的是花瓣纷飞,或许暗喻着岁月流逝,美好事物的消散无常。

"清香得似旧时无" 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的怀念之情。尽管现在仍能感受到杏花清香,但在诗人的心中,它似乎已经与往日相比有所不足,或者说是无法重现那份纯粹的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园景和对花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美好事物易逝以及个人情感变迁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杏花

垂杨一径紫苔封,人语萧萧院落中。

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墙斜日数枝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杖藜

杖藜随水转东冈,兴罢还来赴一床。

尧桀是非时入梦,固知馀习未全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杨柳

杨柳杏花何处好,石梁茅屋雨初乾。

绿垂静路要深驻,红写清陂得细看。

形式: 七言绝句 词牌: 杨柳枝 押[寒]韵

杨德逢送米与法云二老作此诗

卢仝不出憎流俗,我卜郊居避俗憎。

仝有邻僧来乞米,我今送米乞邻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