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归舟一路转青蘋,更欲随潮向富春。
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
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
早晚重过鱼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名为《送王少府归杭州》。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归舟一路转青蘋”,这里的“青蘋”指的是水边的草类植物,形容归舟沿途的自然风光。用“转”字来形容归舟的移动,既表现了船只缓慢前行,也透露出诗人送别时的心境。
“更欲随潮向富春”,“富春”指的是今浙江省富阳县一带,这里表达了诗人想要跟随潮水继续前往富春的意愿,但这个意愿是无法实现的,是一种感情上的寄托。
接下来的两句,“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通过提及历史上的人物和地点,如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陆机和唐代诗人苏轼(也被称为苏小),来强调友情的深厚。这里的地主和乡亲,是对朋友的尊敬与亲近之意。
“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这两句通过对葛花和栀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希望友情像这些美好的东西一样,能够长存。同时,“葛花”、“栀子”也是送别时常用的礼物,象征着诗人的真挚情谊。
最后两句,“早晚重过鱼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这里的“鱼浦宿”可能是指一处具体的地名,也可能是泛指行程中的一个休息之地。诗人表达了日后再次经过这个地方时,依然会思念这次送别的情景和朋友留下的佳句。箧中新,即所存的书信或文字作品,是友情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地理的巧妙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文人送别时的情感丰富性。
不详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几回奏事建章宫,圣主偏知汉将功。
身著紫衣趋阙下,口衔丹诏出关东。
蝉声驿路秋山里,草色河桥落照中。
远忆故人沧海别,当年好跃五花骢。
邻家不识斗鸡翁,闭户能齐隐者风。
顾步曾为小山客,成名因事大江公。
一身千里寒芜上,单马重裘腊月中。
寂寂故园行见在,暮天残雪洛城东。
少年结客散黄金,中岁连兵扫绿林。
渤海名王曾折首,汉家诸将尽倾心。
行人去指徐州近,饮马回看泗水深。
喜见明时钟太尉,功名一似旧淮阴。
行行独出故关迟,南望千山无尽期。
见舞巴童应暂笑,闻歌蜀道又堪悲。
孤城晚闭清江上,匹马寒嘶白露时。
别后此心君自见,山中何事不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