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神并序(其三)神释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寿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形影神》之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宇宙大道的深刻感悟。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开篇即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宇宙图景,展示了天地间万物各得其所、自然生成的哲学观点。大钧,即天地之钧,象征着宇宙运行的规律;无私力,则强调了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偏私。万理自森著,说明了每一件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秩序。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接着,诗人将人类放置于宇宙之中,即所谓的天地之间(三才),强调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并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岂不以我故,是一种自觉和自信,认为人的存在是自然的一部分。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诗人然后转向对话者的关系,即便是不同的生命体,都是在这个世界上共生的。这一句强调了生命间的联系和互赖。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这一句表达了对共同经历和情感交流的珍视,以及对生命中美好时刻的回忆和期待。结托,即指依附;喜同,则是共同的情感体验。

接下来的部分,“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诗人开始探讨时间的流逝和历史人物的消亡,提出一个哲学问题:那些古代的圣贤现在哪里?这是对过去的追问,也是对生命易逝的感慨。

“彭祖寿永年,欲留不得住。”彭祖,是远古时代的人物;寿永年,则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但即便如此,终究也无法留住岁月的流逝。这一句充满了悲凉和无奈。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诗人接着指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不论是智者还是愚者,都面临着死亡这一共同命运。贤愚无复数,则是对生命价值的平等看待。

“日醉或能忘, 将非促龄具?”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即在有限的生命里寻求快乐和遗忘痛苦,但也意识到这可能并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式。将非促龄具,是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无奈接受。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诗人随后提出了道德修养的问题,即在这个世界上建立美好品格和行为是值得赞赏的,但这一点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谁当为汝誉,是对社会和历史是否能够给予公正评价的怀疑。

“甚念伤吾生, 正宜委运去。”诗人最后表达了对于生命无常和个人的悲哀所带来的思索。甚念,即深切的思考;伤吾生,则是这些思索对个人生命的影响。正宜委运去,是一种顺其自然、接受命运安排的心态。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诗人在最后提出,尽管生活如大海般波涛汹涌,但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对变化感到喜悦,也不为之恐惧。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态度。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结尾部分,诗人强调了顺应自然、无需过多思考的生活方式。应尽,便是按照自然规律行事;无复独多虑,则是减少不必要的忧虑和烦恼。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宇宙大道、生命价值以及个人态度的探讨,展现了陶渊明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他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38)

陶渊明(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旅夜闻杜鹃

多少凄凉,夜深犹向东风诉。暗催舂暮。

不管天涯苦。月落纱窗,细滴芭蕉露。芳情阻。

梦随飞絮。吹遍江南路。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踏莎行.游秦园

寂寂帘栊,深深院宇。碧桃花下闻人语。

閒情寻遍小阑干,东风犹袅馀香缕。

酒外啼莺,鬓遏飞絮。夕阳山色愁如许。

游丝不解系春留,为谁偏逐香车去。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更漏子

半开帘,斜背烛。困倚画屏新浴。眉淡扫,髻低梳。

夜凉生绣襦。秋声骤。雁来候。人共海棠消瘦。

香乍热,箪微寒。魂消似去年。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渔歌子

石溜泠泠响竹扉。鹭鸶晒翅立渔矶。

山翠湿,野烟低。凉叶无风堕葛衣。

形式: 词牌: 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