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帐闭炉烟聚,山龙帝者衣。
真人元有道,社鬼忽无威。
画剥金犹在,碑平字半非。
鼓鸣村犬吠,祭罢数翁归。
这首诗描绘的是对光武庙的景象进行细致观察和感慨。首句“帐闭炉烟聚”写庙内香火缭绕,帐幕紧闭,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次句“山龙帝者衣”暗指光武帝的神像,以龙为喻,强调其神圣地位。“真人元有道”进一步赞美光武帝的道德品质和治国之道。
第三句“社鬼忽无威”将庙中供奉的其他神灵与光武帝相提并论,暗示光武帝的威望超越了其他神祇。“画剥金犹在”描述庙内的壁画虽然历经岁月,但金色依然可见,显示出历史的痕迹。“碑平字半非”则写出碑文虽已磨损,但还能辨认出部分文字,寓意庙堂历史的传承。
尾联“鼓鸣村犬吠,祭罢数翁归”通过鼓声和村犬的吠叫,描绘出祭祀活动结束后的宁静场景,以及老翁们纷纷离去的景象,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平凡与庙堂祭祀的庄重形成对比。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光武庙的风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不详
一字灵晖,自号山民。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秋色侵肌骨,还将鬓色侵。
自来难会宿,安得废清吟。
竹露滋丛菊,邻钟觉曙禽。
城中同此月,不起故山心。
杖屦相随步野田,坐临阶石和诗篇。
要看隔水人家菊,试借系门渔父船。
且缓归情知有月,不生酒兴为无钱。
寒来莫问家中事,才得身闲即是仙。
画图旧识高山寺,今在高山寺里行。
千古崄峰长自直,一春潇水未曾清。
孤城吹角寒猿应,破屋寻碑野鼠惊。
天遣二人来远地,要将新景就诗名。
秋气清如水,推篷夜不眠。
芦花新有雁,莎叶尚鸣蝉。
心向征途老,诗凭物景全。
渔童看月上,吹笛柁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