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郑公身与我同寒,陆子泉头隔几山。
为客盖头无一瓦,何时开眼见千间。
非干世俗人情薄,自是书生命运悭。
三邑未随燔肉废,先师心事几曾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寄郑荐玉》,通过对友人郑公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对命运不公的感慨。首句“郑公身与我同寒”直接点出郑公生活的艰辛,诗人与他境遇相似,都身处困境。接着,“陆子泉头隔几山”暗示了两人相隔遥远,但心系彼此。
“为客盖头无一瓦”进一步描绘郑公的贫寒,连遮风挡雨的住所都没有,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何时开眼见千间”寄托了诗人对郑公生活改善的期盼,希望能早日看到他过上宽裕的日子。
“非干世俗人情薄”表明诗人认为郑公的困苦并非因为人情淡薄,而是源于自身的读书人生涯中命运多舛。“自是书生命运悭”直指命运的不公,读书人的命运为何如此坎坷。
最后两句“三邑未随燔肉废,先师心事几曾还”以历史典故作比,暗示即使面临艰难,郑公的志向和教育者的责任感不会因此而改变,他的内心深处仍怀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命运无常的深刻理解。
不详
诛茅一亩竹三椽,绕舍畦蔬满屋荃。
掷廪峰前新庙令,勘书台上老儒仙。
西山草木归吟藁,东汇烟云入瓮天。
合与平庵管风月,便称行守莫称权。
江上岁云暮,风波无定时。
天寒归鹤早,水阔到船迟。
老去颇谙事,病来仍废诗。
愿君逢驿使,寄赠小梅枝。
送别扁舟上,相望一水间。
酒杯思共把,棋局定长閒。
雅量容陂阔,私心岂石顽。
梦随沤鸟去,时过紫金山。
兄弟真连璧,文章自一家。
祠庭聊燕息,使节最光华。
后会春应好,相思日又斜。
遥知北堂上,把酒插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