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地为罗网,枭鸾一死生。
英雄莫自悔,骨相或当黥。
照影浑疑鬼,残形已作兵。
诗书翻误世,戈甲可收名。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自伤》,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人生的困境和对命运的感慨。首句“天地为罗网”形象地描绘出人生如在大网中挣扎,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和束缚。"枭鸾一死生"中的枭鸾,通常比喻黑白不分、善恶交错的局面,这里暗指英雄不论贤愚,都可能面临生死无常的命运。
接下来的“英雄莫自悔”鼓励英雄不必过于懊悔,因为个体的遭遇可能取决于天生的“骨相”,暗示命运的不可抗拒。“照影浑疑鬼,残形已作兵”进一步刻画出诗人自我审视的凄凉,身影模糊如同鬼魅,残破的形骸仿佛化为了战场上的兵器,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最后两句“诗书翻误世,戈甲可收名”则揭示了诗人的反思,他认为过分追求诗书学问反而可能导致误入歧途,而真正的名声或许只能通过战争或武力来获取。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和功名利禄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价值取向的沉痛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开岁仍愁雨,交春已听雷。
衰容万感集,生意几时回。
强饭扶斑杖,巡檐看落梅。
敝衣风更冷,吹送雪花来。
书罢迎春帖,家家应节多。
老年难再拜,佳客莫相过。
闭户唯僵卧,临觞忽放歌。
太平宜有待,暮色欲如何。
衰年无力远登临,短杖扶持叩竹扃。
雨过林间双涧碧,云消天际一峰青。
黄花寂寞憎诗瘦,白发凄凉畏酒醒。
心把茱萸思骨肉,雁声孤起夕阳汀。
黄花红树涧西村,卧病高秋欲断魂。
九日凄凉思弟妹,十年忧患信乾坤。
仙经未试丹砂诀,世网空添白发根。
拟向清池窥老影,满山风雨一川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