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书罢迎春帖,家家应节多。
老年难再拜,佳客莫相过。
闭户唯僵卧,临觞忽放歌。
太平宜有待,暮色欲如何。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在丙寅年正月三日所作的第二首诗。诗中表达了对春节的庆祝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书罢迎春帖"描绘了写完迎接新春的对联或帖子的情景,体现了节日的气氛。"家家应节多"则展现了家家户户欢庆春节的热闹景象。
"老年难再拜"反映出诗人因年事已高,行礼不便的现实,流露出一丝无奈。"佳客莫相过"则是对来访的朋友说,由于身体状况,希望他们不要频繁打扰。"闭户唯僵卧"表达了诗人闭门不出,只能躺在床上的状态,显示出他的孤独和衰老。
"临觞忽放歌"转而展现出诗人面对困境时,借酒浇愁,忽然放声歌唱的豁达态度,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欢乐的追求。最后两句"太平宜有待,暮色欲如何"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太平盛世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黄昏时光的淡淡忧虑,寓意人生迟暮,未来尚需等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节日的喜庆,又有老年的寂寥,展现了诗人复杂的人生感慨。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衰年无力远登临,短杖扶持叩竹扃。
雨过林间双涧碧,云消天际一峰青。
黄花寂寞憎诗瘦,白发凄凉畏酒醒。
心把茱萸思骨肉,雁声孤起夕阳汀。
黄花红树涧西村,卧病高秋欲断魂。
九日凄凉思弟妹,十年忧患信乾坤。
仙经未试丹砂诀,世网空添白发根。
拟向清池窥老影,满山风雨一川浑。
世事浮云变换多,归耕仍觅旧烟蓑。
城边老屋他人住,溪上荒园此日过。
社燕已非寻主入,林莺还是为谁歌。
角巾喜有邻翁在,閒与庭前盼树柯。
登临长忆凤凰台,六代兴衰迹已灰。
山色共知今日好,水声如诉旧时哀。
天低白日浮云合,地胜黄金与土埋。
王谢诸公吟不尽,风光留待后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