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赠宝应禅老溢公

或来丈室问师禅,师解临机示意筌。

云在虚空宁有碍,月当阴晦亦长圆。

更无馀事牵尘想,犹有能医结世缘。

瓶锡憧憧参祖学,几人垂老得林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来到禅室向老师请教禅理,老师根据具体情况给出暗示和引导。
云在广阔的天空中怎能受阻,月亮即使在阴暗的日子也会保持圆满。
没有其他杂事牵绊尘世的思绪,但仍有方法能化解世间纠结的缘分。
背着水瓶锡杖,我一心向祖师学习,又有多少人在年老时能如愿归隐山林。

注释

来:前往。
丈室:禅室。
师:老师。
禅:禅理。
解:解答。
临机:根据具体情况。
示:显示。
意:心意。
筌:捕鱼的竹竿,比喻引导或启示。
云:云彩。
虚空:天空。
宁:怎么。
碍:阻碍。
月:月亮。
阴晦:阴暗的日子。
亦:也。
长圆:永远圆满。
馀事:其他杂事。
牵:牵绊。
尘想:尘世的思绪。
能医:能化解。
结:纠结。
世缘:世间缘分。
瓶锡:水瓶和锡杖,僧人的象征。
憧憧:往来不息的样子。
参:学习。
祖学:祖师传授的学问。
垂老:年老。
得:能够。
林泉:山林,隐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赠给宝应禅老溢公的作品,表达了对禅师智慧与修行的敬仰。首句“或来丈室问师禅”描绘了有人前来禅室向禅师请教佛法的情景,显示出禅师的德高望重。第二句“师解临机示意筌”则赞美禅师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传达佛法要义,如同捕鱼的筌(捕鱼工具)引导人们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云在虚空宁有碍,月当阴晦亦长圆”,运用自然景象比喻禅理,暗示佛法如云般自在无碍,即使在阴暗时刻也能保持其圆满不变,体现了禅宗的空灵和恒常观。

“更无馀事牵尘想,犹有能医结世缘”进一步赞扬禅师的修为,他能帮助人们摆脱世俗烦恼,解决世间纷扰,具有疗愈人心的力量。

最后两句“瓶锡憧憧参祖学,几人垂老得林泉”描绘出禅者们持锡杖游学于各地,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归宿,但能像溢公禅师那样直至老去仍坚守林泉修道的人并不多见,流露出对禅师成就的钦佩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禅为线索,通过赞美禅师的智慧和修行,展现了作者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崇敬。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赠圆公大士

恐是逃名客,因为出世流。

人间云不定,心外佛何求。

醉喜形骸放,诗嫌偶对囚。

我应遭窃笑,声利乃身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郑君天常有诗贻杨尉因次韵以赠

屡衄名场岁已高,此行谁赠一绨袍。

久从客路嗟重趼,独对秋风感二毛。

游倦几漫许都刺,愤深将广楚人骚。

而今荐口难开吻,第爱穷途节可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雨中呈丁评事

骚雅丁夫子,年来客路岐。

故关春梦后,独馆雨留时。

诗有龟儿掌,游须骥子随。

君家千岁鹤,应解念归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雨夜舟中

岸鸣连夜雨,舟系数家村。

防盗频敲柝,愁吟早闭门。

呼儿陈小酌,忆弟动归魂。

安得晴风起,吹开波浪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