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门山次程公韵

路转横塘入乱峰,遍寻萧洒兴无穷。

楼台特起喧卑外,村落随生指点中。

溪傍五云清逗玉,松分八面翠成宫。

归途父老欣相语,今日程公昔谢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道路转过横塘,穿行于错综的山峰间,四处寻找潇洒的景致,乐趣无穷。
楼阁矗立在喧嚣之外,村庄在指点之间显现出来。
溪水边五彩祥云轻拂,如同玉液,松树环绕八方,翠绿如宫殿。
归途中,乡亲们高兴地交谈,今天的情形就像昔日的程公和谢公一样美好。

注释

路:道路。
转:转折。
横塘:横向的池塘。
乱峰:交错的山峰。
萧洒:潇洒,自由自在。
楼台:楼阁。
特起:特别耸立。
喧卑:喧闹和低矮的地方。
村落:村庄。
溪傍:溪水边。
五云:五彩祥云。
清逗:轻拂。
玉:比喻洁白或珍贵。
松分:松树分布。
八面:四周。
翠成宫:翠绿如宫殿。
归途:回家的路上。
父老:乡亲们。
欣相语:高兴地交谈。
程公:历史上的程公(指程颐,宋代哲学家)。
昔谢公:昔日的谢公(指谢灵运,南朝诗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秦观游历龙门山后所作,以程公的韵脚为依据。诗人通过描绘山路蜿蜒进入峰峦叠嶂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探索的乐趣。“路转横塘入乱峰”形象地展现了道路曲折,峰峦错落的山景。接着,他赞赏了楼台在偏远宁静处的独特存在,以及村庄在指引中的田园诗意。

“溪傍五云清逗玉”运用了比喻,将溪水边的云雾比作玉,增添了神秘而清灵的意象,而“松分八面翠成宫”则描绘了松树环绕,如同绿色宫殿的壮观景象。最后,诗人以“归途父老欣相语,今日程公昔谢公”收尾,表达了当地百姓对他的欢迎和对他与前贤程公同样风雅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融入了人情世故,体现了秦观游历山水时的闲适心情和对地方文化的认同。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游龙瑞宫次程公韵

灵祠真馆閟山隈,形势相高对越台。

莓径翠依屏上转,藕花红绕鉴中开。

鹤衔宝箭排烟去,龙护金书带雨来。

夹道万星攒骑火,满城争看使君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答阎求仁谢参寥彦温访于坟所

老濞城西木半摧,昆崙冈下路新开。

故人此地衔忧去,禅客他时问疾回。

闻为树风增永感,却因水鸟證西来。

已谋寒食驱羸马,细听清谈动玉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答龚深之

深巷茅檐日渐长,卧看花鸟竞朝阳。

惜无好事携樽酒,赖有邻家振烛光。

尚友颇存书万卷,封侯正阙木千章。

错刀锦段相仍至,小子都忘进取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答曾存之

环堵萧然汝水隈,孤怀烱烱向谁开。

青春不觉书边过,白发无端镜上来。

祭灶请邻聊复尔,卖刀买犊岂难哉。

故人休说封侯事,归钓江天有旧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