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日喜雨盖不雨四十日矣

玉帝愁闻旱,雷公怒见须。

搜龙无亸处,倒海不遗馀。

稻里云初活,荞梢雪再铺。

老农啼又笑,欲去且安居。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天庭之主忧虑干旱,雷神因旱情勃然大怒。
四处寻找龙族却无处寻得,想要倾倒大海也毫不保留。
稻田中的乌云开始活跃,荞麦尖端又覆盖上白雪。
老农涕泪交加又含笑,既悲伤又期待,希望暂且安顿下来。

注释

愁闻:忧虑听到。
怒见:因……而愤怒。
搜龙:寻找龙。
亸处:藏身之处。
倒海:倾倒大海。
活:活跃,此处指乌云形成。
再铺:再次覆盖。
啼又笑:哭泣又微笑。
欲去:想要离开。
安居:暂时安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久旱逢甘霖后的景象。诗人通过玉帝和雷公的神话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天气变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在长时间的干旱之后,一场及时的雨水如同救星降临,给大地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搜龙无亸处,倒海不遗馀"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这次雨水来势汹涌,无所不及。"稻里云初活,荞梢雪再铺"则描绘了雨后农田和植物焕然一新的景象,生机勃勃。

最后两句"老农啼又笑,欲去且安居"表达了农民对这场雨水的喜悦之情。长时间的干旱使他们忧心,如今雨水到来,他们的心情得以舒缓,可以暂时放下劳作,享受这份难得的安宁。

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展现了雨水对农业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生活。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二月二十四日寺丞田丈清叔及学中旧同舍诸丈拉予同屈祭酒颜丈几圣学官诸丈集于西湖雨中泛舟坐上二十人用迟日江山丽四句分韵赋诗余得融字呈同社

正月一度游玉壶,二月一度游真珠。

是时新霁晓光初,西湖献状无遗馀。

君王予告作寒食,来看孤山海棠色。

海棠落尽孤山空,湖上模糊眼中黑。

夜来三更湖月明,群仙下堕嬉殊庭。

东坡和靖相先后,李成郭熙在左右。

惠崇捧砚大如箕,大年落笔疾于飞。

磨墨为云洒为雨,湖波掀舞山倾欹。

画作西湖烟雨障,今晨挂在孤山上。

同来诸彦文章公,不数钱起兼吴融。

何如玉船一举百分满,一笑千峰烟雨散。

形式: 古风

二月十日留子西材翁二弟晚酌

丁流迷沉一小炷,聚作香云散香雾。

清尊相属对花前,政是一年春好处。

海棠初试川样妆,垂丝新出濯锦江。

杏花欲落桃李拆,牡丹未拆已国香。

酒行莫忙且一盏,一盏一番一行散。

遍行九径却重行,莫遣一花不相见。

酒教少酌花多看,看尽千花却深劝。

今宵无月不须灯,千树李花如昼明。

形式: 古风

人日诘朝从昌英叔出谒

四序各自佳,要不如春时。

何必花与柳,始爱春物熙。

今晨驾言出,从公南山西。

泥软屦自惬,风嫩面不知。

寒草动暖芽,晴山馀雨姿。

水日亦相媚,蹙纹生碎晖。

鸟声岂为我,我听偶自怡。

出门初惮烦,载涂乃忘归。

但令我意适,岂校出处为。

路人见我揖,属我有所思。

我不见其面,信口聊应之。

徐悟恐忤物,欲谢已莫追。

我率或似傲,彼愠独得辞。

形式: 古风

儿侄新亭相迎

送客新亭恰放灯,儿曹迎我复新亭。

百年事业何为者,送往迎来过一生。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