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述

九州真铸错,万姓尚呼冤。

多事难忘世,无才怕受恩。

家贫将彻骨,国病愿除根。

今日匡时策,休听白面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松的《感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和批判。首句“九州真铸错”揭示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不满,认为当前制度存在严重错误。接着,“万姓尚呼冤”强调了民间百姓的苦难和冤屈之声尚未得到解决。

“多事难忘世”暗示了世事纷繁复杂,令人难以忘怀,同时也暗指政治动荡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无才怕受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凭借权势而得利者的警惕,担心有才能的人因为不被赏识而遭受不公。

“家贫将彻骨,国病愿除根”进一步深化了民生疾苦的主题,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以及对社会深层次问题根源的探寻和改革的愿望。

最后两句“今日匡时策,休听白面言”呼吁人们要积极寻求改变现状的策略,不要轻易被那些空洞无物的言论所迷惑,体现出诗人鲜明的立场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犀利,情感深沉,反映了清代社会的现实矛盾,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济世情怀。

收录诗词(202)

王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感

传说中原事,群雄约叩关。

人犹谋仕宦,谁肯念痌瘝!

家国愁如海,朝廷债似山!

泪盈襟袖湿,不是酒痕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杂感二首(其一)

互市纷纷海禁开,于今时局更堪哀!

书中每有同心事,朝右偏无济世才!

遣闷烹茶烧落叶,消闲看竹破新苔。

近来眠食多忘却,不独人间百念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杂感二首(其二)

今是昨非悔已迟,穷途甘受少年欺。

事经过后方知错,诗未删前不觉疵。

居士四休常自适,季仁三愿任人嗤!

朝朝睡到黄粱熟,懒看儿童乐岁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客中偶成

朝向吴头行,暮投楚尾宿;

不见故乡人,家山月相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