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攲枕高眠日午春,酒酣睡足最闲身。
明朝会得穷通理,未必输他马上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逸的午后场景,诗人沉浸于醉酒和深睡之中,展现了一种对世事漠然、自在享乐的态度。"攲枕高眠日午春"一句,以"攲枕"形容高卧的情状,传递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酒酣睡足最闲身"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诗人似乎将自己从尘世的纷扰中抽离出来,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
然而,在这份安逸之中,诗人并没有完全放弃对外界的关注。"明朝会得穷通理"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生活智慧和处世哲学的思考。这里的"穷通理"指的是理解世界运行的道理,表明诗人即便是在享乐中,也未曾放弃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最后一句"未必输他马上人"则流露出诗人的自信与幽默。这里的"马上人"通常指的是武将或是擅长骑射的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即便是在安逸的生活中,也不一定会逊色于那些在战场上驰骋的勇士。这既展现了诗人的胸襟,又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然。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平衡与自得,以及对于生活态度的独特把握。
不详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闲披短褐杖山藤,头不是僧心是僧。
坐睡觉来清夜半,芭蕉影动道场灯。
御沟春水绕闲坊,信马归来傍短墙。
幽榭名园临紫陌,晚风时带牡丹香。
背霜南雁不到处,倚棹北人初听时。
梅雨满江春草歇,一声声在荔枝枝。
禾黍不阳艳,竞栽桃李春。
翻令力耕者,半作卖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