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斜日照荒野,乱山横白云。
到家成远客,访旧指新坟。
战地冤魂语,空村画角闻。
相看皆堕泪,风叶自纷纷。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斜日照荒野",以夕阳余晖映照着空旷的田野,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寂静的气氛。"乱山横白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荒芜感,山峦错落,云雾缭绕,如同乱世之象。
诗人"到家成远客",表达了自己在战乱中漂泊异乡,成为无依无靠的游子。"访旧指新坟"则揭示了战乱带来的死亡与变迁,昔日的朋友如今只剩下新的坟冢,令人触目惊心。
"战地冤魂语,空村画角闻"通过想象战场上的冤魂诉说和空寂村庄中传来的号角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人们生活的破碎。最后两句"相看皆堕泪,风叶自纷纷",诗人与友人面对此情此景,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涟涟,落叶纷飞,更增添了哀伤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后的荒野景色,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传达出对战乱的痛惜和对逝者的哀悼,情感深沉而感人。
不详
清初著名诗人。一字屺云,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不辨翠微色,秋山红叶重。
褰裳随去鸟,拄杖倚孤松。
人卧半床月,风传万岭钟。
晓攀天际阁,目断白云峰。
直欲凌风去,翻从拂地看。
摧残经百折,偃仰郁千盘。
老阅山河变,阴兼日月寒。
支离尔何意,不厌卧长安。
抱疴甘伏枕,语别即沾巾。
风雨残春路,关河独去人。
无才安宦拙,宁俭补家贫。
禄养嗟无及,吞声忆二亲。
四海倦游后,始知泛爱非。
寸心如落木,逢尔复春晖。
移榻连蔬圃,烹鱼出钓矶。
清欢成信宿,不是醉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