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良佐

高高林木带烟霞,短短茅檐寄水涯。

尽有清风疏种竹,苦无空地密栽花。

云停栗里渊明屋,月满剡溪安道家。

会待子猷清兴发,扁舟一叶著平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高高的树林笼罩着烟霞,简陋的茅草屋依傍着水边。
尽管有清风习习,竹子稀疏种植,可惜没有空地,无法密集种花。
云雾停驻在栗里陶渊明的屋前,月光洒满剡溪边的王安石家。
期待有一天你子猷先生兴致大发,驾一叶扁舟停泊在平坦的沙滩上。

注释

高高:形容树木很高。
林木:树林。
烟霞:日出或日落时的云霞。
茅檐:简陋的茅草屋顶。
水涯:水边。
清风:凉爽的风。
疏种:稀疏种植。
苦无:遗憾没有。
空地:开阔的空地。
密栽:密集种植。
栗里:指陶渊明隐居的地方。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屋:房屋。
剡溪:古代河流名,位于浙江嵊州。
安道: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子猷: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
清兴:清雅的兴致。
扁舟:小船。
一叶:一片叶子,比喻小船。
平沙:平坦的沙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田园景象。首句"高高林木带烟霞",写出了树木高耸入云,被晨雾和晚霞环绕的意境,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静谧。"短短茅檐寄水涯"则描绘了简朴的小屋坐落在水边,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尽有清风疏种竹,苦无空地密栽花",通过竹子的疏朗和缺少空地种植花朵,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珍视,以及对繁花似锦的世俗热闹的淡然态度。"云停栗里渊明屋,月满剡溪安道家"借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和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典故,表明诗人希望能像他们那样在山水之间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

最后两句"会待子猷清兴发,扁舟一叶著平沙",以王子猷(晋代书法家)的典故收尾,表达了诗人期待在心情舒畅时,乘一叶扁舟,在平静的沙岸上自由自在地游赏,享受那份清闲与自在。整首诗以景寓情,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收录诗词(105)

陶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椿上人

颜童齿豁老书生,习气消除道气增。

自止酒来疏酒伴,闲吟诗去寄诗僧。

不才臃肿庄周木,无尽光明摩诘灯。

解道本来无一物,未容尽逊岭南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望郡城酬舟中诸丈

归路宁迂三两程,落霞孤鹜近乡城。

水连南浦天然碧,秋入西山雨后清。

鹿梦已醒谙世事,鸥盟犹在见交情。

近来一事君知否,耳畔全无鼙鼓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游永福寺二首(其二)

寺占吾乡好处山,半新半旧屋千间。

水中莲似尼清净,雨后云如僧退闲。

石路教人修整过,芒鞋怕我往来艰。

夜深火炬浑无用,长是天教月送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游永福寺二首(其一)

二十馀年不入山,重来疑是梦魂间。

薰炉已冷灯犹在,经卷才收磬自闲。

寂寂禅关人罕到,茫茫人世事多艰。

朅来细说无生话,稳坐蒲团不忍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