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难龙图挽词

帝子乘鸾已列仙,遗芳留得众孙贤。

俊科蚤与寒儒竞,禁从终偿白发年。

辇路联镳惊往事,圃田回首泣新阡。

旧闻推历知天命,看熟黄粱定洒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公主乘坐鸾鸟升天成仙,她的美德留下子孙贤良。
才俊早早与贫寒书生较量,禁中侍从生涯直到白头。
皇城路上车马如昔,让人忆起往昔,园田间回望新坟悲泣。
听说过去的预言,明白这是天意,看透人生如梦,心中释然。

注释

帝子:公主。
乘鸾:乘坐鸾鸟(古代神话中的神鸟)。
列仙:升天成仙。
遗芳:遗留的美好品德。
众孙贤:众多贤能的子孙。
俊科:才俊科举。
寒儒:贫寒的读书人。
竞:较量。
禁从:禁中侍从(皇宫中的职务)。
白发年:白头之年,指老年。
辇路:皇城道路。
联镳:车马相连。
往事:过去的事情。
圃田:园田,可能指墓地。
新阡:新的坟墓。
推历:推测历法或预言。
知天命:理解天命,即命运。
黄粱:黄粱梦(比喻虚幻的人生)。
洒然:豁达开朗,超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悼念某位可能身份高贵如王子或公主的人物所作的挽词。首句“帝子乘鸾已列仙”,描绘了这位逝者如同仙人般高洁离去的形象,暗示其生前地位尊贵。次句“遗芳留得众孙贤”则强调了她虽离世,但子孙们继承了她的美德和才智。

“俊科蚤与寒儒竞”表达了她年轻时就展现出卓越才华,与寒门学子竞争科举,显示出其勤奋和才能出众。“禁从终偿白发年”则感慨她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直至老年才得以功成名就。

“辇路联镳惊往事”描绘了过往宫廷生活的繁华,而今只剩下回忆,令人唏嘘。“圃田回首泣新阡”则转至现实,表达了对墓地新添坟头的哀思。最后两句,“旧闻推历知天命,看熟黄粱定洒然”,通过回顾历史和人生,诗人认识到命运的无常,但也明白一切如梦,唯有放下,才能坦然面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逝者的怀念,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苏辙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文学见解。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王仲仪尚书挽词

谢公德业久弥新,幼度英奇也绝伦。

父子俱贤真不朽,功名自致岂相因。

边兵屡动思良将,廷论萧条忆诤臣。

青史世家它日事,新阡宿草倍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王度支陶挽词二首(其一)

风迹殊不昧,声名岂偶然。

长途催騄骥,爽气激鹰鹯。

薏苡成遗恨,松楸卜远年。

凄凉故吏尽,谁泣鬣封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王度支陶挽词二首(其二)

京尘昔倾盖,江国见佳城。

零落旧冠剑,艰难孝弟兄。

存亡看世俗,意气忆平生。

晓铎知人恨,幽音亦未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车浮

寒鱼得汕便为家,两两方舟载小车。

谋食旋遭芳饵误,求安仍值积薪遮。

情存未免人先得,欲尽要令物莫加。

身似虚舟任千里,世间何处有罦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