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迹殊不昧,声名岂偶然。
长途催騄骥,爽气激鹰鹯。
薏苡成遗恨,松楸卜远年。
凄凉故吏尽,谁泣鬣封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好友王度支陶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人品与功绩的赞赏。首句“风迹殊不昧”赞扬了王度支陶虽然人已离去,但其高尚的品格和显著的痕迹并未被遗忘,暗示其生前的德行昭著。次句“声名岂偶然”强调了他的名声并非偶然得来,而是实至名归。
“长途催騄骥”以骏马比喻王度支陶的才能,即使在人生的长途跋涉中,他也如同骏马般展现出卓越的能力。接下来,“爽气激鹰鹯”进一步赞美他的豪迈气概,如同鹰鹯一样敏锐和果敢。
“薏苡成遗恨”暗指历史上关于薏苡明珠的典故,暗示王度支陶可能因为某些误解或非议而留下遗憾,但诗人并未明言。最后一句“松楸卜远年”以松树和楸树寄托哀思,预示着王度支陶的身后事,同时表达出对故去者长久怀念之情。
“凄凉故吏尽,谁泣鬣封前”描绘了故吏们因失去这位贤长官而感到悲凉,无人能像昔日那样在他墓前痛哭,表达了对逝者身后寂寞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深情缅怀。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充满敬意的挽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苏辙对王度支陶的敬仰和悼念。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京尘昔倾盖,江国见佳城。
零落旧冠剑,艰难孝弟兄。
存亡看世俗,意气忆平生。
晓铎知人恨,幽音亦未平。
寒鱼得汕便为家,两两方舟载小车。
谋食旋遭芳饵误,求安仍值积薪遮。
情存未免人先得,欲尽要令物莫加。
身似虚舟任千里,世间何处有罦罝。
寒日初加一线长,腊醅添浸隔罗光。
新年只愿多新酒,旧疾微令变旧方。
自昔杯棬元窄小,得闲筋力尚康强。
买田种秫贫无计,自有人家为插秧。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