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洪复翁诗卷后二首(其一)

袖中光燄照崖垠,诗律雄浑远有源。

近藁自成新句法,束书不叛旧游门。

折芳梅下人双屦,话别沙头酒一樽。

健笔世间谁措手,老夫先拟举降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方一夔所作,名为《题洪复翁诗卷后二首(其一)》。诗中流露出对友人洪复翁诗歌的赞赏与敬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首联“袖中光焰照崖垠,诗律雄浑远有源”,以“光焰”比喻诗作的光芒,生动地描绘了洪复翁诗歌的卓越与深远,如同照亮山崖边界的光芒,既明亮又具有穿透力,展现出其诗歌风格的雄浑与深厚底蕴。

颔联“近藁自成新句法,束书不叛旧游门”,赞扬洪复翁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捕捉灵感,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诗句,同时也不忘传统,坚守自己的文学根基,不背离曾经的学习与师承,体现了他在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与融合。

颈联“折芳梅下人双屦,话别沙头酒一樽”,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折取梅花作为赠别之物,寓意着友情的纯洁与高雅;而“话别沙头酒一樽”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通过饮酒话别,表达出深厚的友谊与不舍之情。

尾联“健笔世间谁措手,老夫先拟举降幡”,表达了对方一夔自己在面对洪复翁如此杰出的诗作时的感慨。他自谦地表示,世间恐怕无人能与洪复翁的诗作相匹敌,甚至自己都感到难以超越,因此提前准备了“降幡”,即表示愿意在诗歌的较量中败北,充分展现了对方一夔对洪复翁诗歌艺术的高度认可与敬佩。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洪复翁的诗歌成就,也反映了方一夔对于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以及在文学道路上的谦逊与执着。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洪复翁诗卷后二首(其二)

诗里人传大小贤,自怜同业不同年。

白云孺子诗千首,黄石老人书一编。

冷眼危途风竹乱,知心旧事雪松坚。

别愁去作星桥梦,长傍河西牛斗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晚杂兴四首(其二)

懒向风轩扫落花,暮年情态惜韶华。

春盘脆响供雷笋,夜焙芳藓摘露芽。

蚕老住眠催作茧,燕来新乳贺成家。

狂游无复少年梦,聊遣清吟送日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春晚杂兴四首(其四)

欲逐芳菲寄病身,莺花不管老年人。

幽寻但见肥牛地,胜赏难追骏马尘。

薄酒似饧聊取醉,青梅如豆正尝新。

清欢未足还休去,日落汀洲又暮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挽尚书先生

前代衣冠第一人,老来鸣道振遗音。

勋庸臣子平生志,书易圣贤千古心。

士愿执经来鹿洞,客求挟册售鸡林。

飞仙虽去斯文在,山阁神光照斗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