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方思道以诗帙见寄

方子还山中,两度寄诗帙。

怜余方在疚,报答百不一。

故人枉相存,所恨越阡术。

江南十月交,山中稼应毕。

天寒脆榆柳,霜重熟枣栗。

理瓮得旧醅,攀崖割新蜜。

既可欢亲颜,亦堪悦家室。

吾翁嗟已晚,念此重有失。

尚幸老毋康,粗以慰篷筚。

人生归有道,贫贱匪所恤。

作诗谢同怀,商风振瑶瑟。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应登对友人方思道赠诗的回应。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方子还山中”,描绘了友人方思道归隐山林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接着,“两度寄诗帙”则说明了友人间的频繁交流,加深了彼此的情感联系。

“怜余方在疚,报答百不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给予友人足够回报的歉意,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理解与宽容的感激之情。“故人枉相存,所恨越阡术。”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即使相隔千里,友人的关怀依然能跨越时空的限制。

“江南十月交,山中稼应毕。”描述了秋收时节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劳动成果的肯定。“天寒脆榆柳,霜重熟枣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的寒冷与丰收的喜悦。

“理瓮得旧醅,攀崖割新蜜。”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家人共享丰收之乐的场景,既有物质上的满足,也有精神上的愉悦。“既可欢亲颜,亦堪悦家室。”表达了这种快乐不仅限于个人,而是能够惠及家庭成员。

“吾翁嗟已晚,念此重有失。”诗人感叹时光易逝,未能及时陪伴父母,表达了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尚幸老毋康,粗以慰篷筚。”虽然遗憾,但诗人仍感到欣慰,因为还有机会陪伴家人,给予他们温暖与安慰。

最后,“人生归有道,贫贱匪所恤。”诗人总结了人生的真谛,认为无论贫富,都应该遵循自己的道路,珍惜眼前人。“作诗谢同怀,商风振瑶瑟。”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友情、亲情以及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0)

朱应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 字:升之
  • 号:凌溪
  • 籍贯:扬州府宝应
  • 生卒年:1477—1526

相关古诗词

为陆子齐题杏林春燕图

长安三月黄鹂飞,杏花如雪飘人衣。

陆郎二十擅文誉,早向甘泉献赋归。

琼林日高酒如乳,意气侵凌天尺五。

中坐宾僚列上公,教坊细乐呈新谱。

君家庆泽叶流根,父子相承更祖孙。

蝉联七贵传三叶,儒雅风流在一门。

鳷鹊楼前瑞烟起,朝回跃马鸣珂里。

甲第还因主得名,都人尽指官为氏。

君不见侍郎府前槐树生,中书省里盘石平。

昭侯世擅江东美,更有平原入洛京。

形式: 古风

海东神鸟诗赠张鹄举

十年老凤生海东,一巢三雏各争雄。

锦翰绣臆次第举,共入朝家罗网中。

太液池边日初旦,连翩上下声相间。

一翔柏府凝神羊,一集芝房伴朱雁。

就中少者犹知名,慷慨三年始一鸣。

彤庭误听伶伦竹,碧落如闻子晋笙。

燕都二月青阳动,棠花枝上参差弄。

姜被寒多夜未开,谢池草发春先梦。

一门兄弟擅芳声,文采翩翩瑞圣明。

可怜韩子河阴道,空感区区二鸟荣。

形式: 古风

戚里行

长安戚里盛楼台,罗衢夹巷绝浮埃。

雕轩绮户排云出,却使飞鹰翻下来。

就中上贵椒房籍,十八封侯门列戟。

有时清夜侍皇游,监宫不敢询踪迹。

连宗结党气象新,等闲出入双朱轮。

朝回戏猎宜春苑,手挟雕弧閒射人。

昌国里中花满烟,乾宁驿前云蔽天。

商船到岸不敢拢,恐有家奴横索钱。

英雄有时坐销歇,乔柯易瘁甘泉竭。

太阳初升光烛人,不见明星与华月。

君看昔日景福宫,惟有杨柳摇春风。

形式: 古风

函谷关歌

朝出洛阳城,暮投函关道。

函关日落行人稀,满目黄云暗秋草。

此地古来西属秦,崩城败壁犹嶙峋。

牛车冉冉行不尽,更愁怪石摧车轮。

关门老子去已远,吾生学道嗟何晚。

紫气犹经旧路迷,青牛不见当时返。

只今豺虎正纵横,羽檄星驰大点兵。

徼巡司?督责苦,关下居民日夕惊。

疏林渐指新安麓,夜火人归茅店宿。

鸡鸣客起四散分,令人忽忆孟尝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