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八日早出洪泽闸泛淮

乾道年中再讲和,当时议者厌干戈。

长淮不管蛟龙怒,巨舰宁容鹅鹳过。

岁晚民方愁道路,天寒我亦困风波。

中流击楫非无志,时运相违奈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乾道年间再次谋求和议,当时的讨论者已经厌倦了战争。
淮河不再理会蛟龙的愤怒,巨大的船只怎能容得下鹅鹳飞过。
年末百姓正为道路忧虑,天气寒冷我也在海上遭遇风浪困扰。
在江心挥桨并非没有志向,只是时运不济又能怎么办呢。

注释

乾道:宋孝宗的年号。
再讲和:再次尝试和平谈判。
厌干戈:对战争感到厌倦。
长淮:指淮河。
蛟龙怒:比喻战乱或冲突。
巨舰:大型船只。
鹅鹳:泛指大鸟,这里比喻敌军。
岁晚:年底。
愁道路:担忧道路状况,暗示交通困难。
天寒:寒冷的天气。
困风波:遭遇海上风浪。
中流击楫:典故,表示有志向和决心。
无志:没有志向。
时运相违:时运不佳,与期望相反。
奈若何:又能怎么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初八日早出洪泽闸泛淮》,描绘了乾道年间再次谋求和平时期,人们对战争的厌倦以及社会环境的艰难。首句"乾道年中再讲和"点明了背景,表明在和平谈判的背景下,人们渴望长久安宁。

"长淮不管蛟龙怒,巨舰宁容鹅鹳过"运用比喻,将淮河比作蛟龙,暗示战事的潜在威胁,而巨舰象征着军事力量,不容小动物轻易通过,形象地展现了局势的紧张。接下来的"岁晚民方愁道路,天寒我亦困风波"进一步表达了百姓在战乱和严冬中的困苦,诗人自比为在风波中挣扎的人物,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最后两句"中流击楫非无志,时运相违奈若何",诗人借"中流击楫"的典故,表达自己并非没有报国之志,然而时运不济,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抱负的无奈。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夏凹沼独坐

芳草沿堤长,圆荷出水迟。

倚栏风醒酒,岸帻雨催诗。

鸂鶒巢安在,仙凫舄讵期。

游鱼知我意,吹沫弄清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别后寄主簿

尘埃襞积颜如甲,丹墨纷纶眼有花。

君去何人堪共语,秋来无梦不还家。

飘零酒盏今真止,冷淡诗筒不复誇。

莫使音书成断绝,风前雁字政横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即事(其一)

天末孤鸿远,园荒一径深。

畦蔬供小摘,家酿慰孤斟。

斋日浑无事,春天故作阴。

浚池兼插柳,取次见吾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即事(其四)

酷吏人同疾,流民天亦怜。

麦登收两倍,蚕好得三眠。

况是宽征赋,那忧有俗缘。

眼前百事好,买酒答丰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