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辉殿观唐明皇山水石字歌

皇家四叶恢圣功,天临日烛清华戎。

汉条静治洽柔教,老心稽古开神聪。

有唐英主称好文,仙毫洒落驱风云。

壮哉山水有奇字,焕乎八法存翠珉。

自从弃置咸阳道,藓驳烟滋委宫草。

天开神赞会休辰,甄收再作皇居宝。

如何沦弃三百春,迎逢睿鉴来紫宸。

奎钩粲粲光华动,群玉森森气象新。

丹籞春妍瑞霭深,文梁藻栋结芳林。

鸿翔凤翥径方丈,杯流泉涌蒙亲临。

鲰臣荣幸从金舆,钩婉魂惊拭目初。

多惭揽笔非清藻,唯庆千龄际帝图。

形式: 古风

翻译

皇家四叶显赫功绩,太阳照耀着神圣的军队。
汉朝的法律宁静,教化深入人心,古老的智慧开启神明的洞察。
唐代英明君主喜好文学,如仙人挥毫,驱使风云。
壮丽山河中有奇特的文字,书法八法在翠玉上留存。
这些文字自从被遗忘在咸阳道路旁,苔藓覆盖,烟雾滋生,任由宫殿草木生长。
在吉祥的时辰,上天重新开启,再次珍藏,作为皇宫的瑰宝。
经历了三百个春天的沉寂,如今迎接明智的目光来到紫禁城。
奎星和钩月明亮,光芒四射,群玉般的景象焕然一新。
红色的宫门春意盎然,祥云缭绕,文章华美,如林中繁花。
凤凰展翅,鸿雁飞翔,泉水流淌,皇帝亲临,赐予盛宴。
我这微臣有幸随从金车,初次目睹,心中震撼。
惭愧自己才疏学浅,只能赞美这千秋盛世,符合帝王宏图。

注释

恢:显赫。
日烛:太阳照耀。
柔教:深入人心的教化。
神聪:神明的洞察。
仙毫:比喻英明君主的文采。
八法:书法的八种基本笔法。
藓驳:苔藓覆盖。
睿鉴:明智的目光。
奎钩:天文中的奎星和钩月。
森森:众多的样子。
鸿翔凤翥:凤凰展翅,鸿雁飞翔。
钩婉:形容文字优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琪的作品,名为《清辉殿观唐明皇山水石字歌》。从内容来看,诗中描绘的是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的书法艺术和其政治成就,以及诗人自己对历史文化的赞美与怀念。

"皇家四叶恢圣功,天临日烛清华戎。汉条静治洽柔教,老心稽古开神聪。"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唐明皇政治成就和文化贡献的敬仰,"四叶"可能指的是书法中的某种风格或结构,而"天临日烛清华戎"则是形容其书法作品之美丽与神圣。"汉条静治洽柔教"描绘了唐明皇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理念,"老心稽古开神聪"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有唐英主称好文,仙毫洒落驱风云。壮哉山水有奇字,焕乎八法存翠珉。"

这两句赞美唐明皇在文学上的成就,"仙毫"形容其书法之神妙,"山水有奇字"指的是唐明皇的书法作品中蕴含着自然山水之美,而"焕乎八法存翠珉"则是对其融汇了各种书法风格和技巧的艺术造诣给予高度评价。

接下来的内容则是一种自我反思与历史感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唐明皇文化遗产的敬仰,以及对个人才能未能达到先贤境界的自谦。同时,也有对时光流逝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文化理想,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以及对历史智慧的尊重与传承。

收录诗词(44)

王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君玉,生于华阳(今四川成都),徙舒(今安徽庐江)。他是王罕之子、王珪的从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相关古诗词

题招隐寺

苍崖何蟠回,尝为隐君宅。

孰谓人琴亡,松风正萧瑟。

花闲雪英舞,鹿去岩泉冽。

经声草堂迥,天香中夜发。

月落山气深,清猿啸亦绝。

如何人外迹,轻为世网别。

形式: 古风

定风波

把酒花前欲问天。春来秋去苦茫然。

风雨满枝花满地。何事。却教纤草占流年。

试把钿筝重促柱。无绪。酒阑清泪滴朱弦。

赖有玉人相顾好。轻笑。却疑春色在婵娟。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祝英台/祝英台近

可堪妒柳羞花,下床都懒,便瘦也教春知道。

形式:

望江南/忆江南.柳

江南酒,何处味偏浓。

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竹叶满金钟。

檀板醉,人面粉生红。

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酩酊任愁攻。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