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焦山寺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氛围。首句“谁把明珠饰宝簪”,以明珠比作珍贵的事物,比喻焦山寺的装饰精美绝伦,如同宝簪上的明珠,引人注目。接着“腾波未许玉龙含”一句,运用了神话中的玉龙形象,表达了水波翻腾却未让玉龙含纳的意境,寓意着焦山寺的水景独特而神秘。
“青襄南国山千点,碧亚中泠水一潭”两句,通过“青襄”、“碧亚”等词描绘了山色青翠、水色碧绿的自然美景,同时“千点”和“一潭”形成对比,展现了山峦的连绵不绝与水面的宁静深邃。接下来“蜃口神楼舒海市,夔皮法鼓聚晨参”则进一步渲染了焦山寺的神奇与庄严,蜃楼海市象征着虚幻与现实交织的奇观,夔皮法鼓则暗示了宗教仪式的庄重与神圣。
最后,“焦光老去烟霞在,时为摩挲旧石龛”两句,以焦光(传说中的炼丹家)为例,表达了时间流逝但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依然留存的主题。摩挲旧石龛的动作,既是对历史遗迹的尊敬,也暗含了对过往智慧与精神的追忆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焦山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