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叹

是处常来好当家,惯从明镜看朝霞。

梦中犹认崔娘枕,扇底难披温令纱。

人忽别,思无涯。归来空讶七香车。

迎风一笑回头望,䯼髻双簪并蒂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鹧鸪天·叹》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感悟。

首句“是处常来好当家”,诗人以“常来”和“好当家”描绘出一种熟悉而温馨的生活场景,仿佛在说无论身处何地,总有归宿感,如同家中一般温暖。接着,“惯从明镜看朝霞”一句,将日常生活的细节与自然美景巧妙结合,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梦中犹认崔娘枕,扇底难披温令纱”两句,运用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失去的无奈。崔娘枕与温令纱分别象征着特定的人物或情感记忆,通过“犹认”与“难披”的对比,凸显了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带来的遗憾与不舍。

“人忽别,思无涯”直抒胸臆,点明了离别的主题,同时“思无涯”三字强烈地表达了思念之情的深沉与无尽。这种情感的表达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展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归来空讶七香车”一句,通过“空讶”二字,描绘了诗人归家时的意外与感慨,七香车作为古代贵族出行的交通工具,此处可能寓指某种曾经拥有的美好或地位,其“空讶”则暗示了物是人非的失落感。

最后,“迎风一笑回头望,䯼髻双簪并蒂花”以生动的画面收尾,一方面通过“迎风一笑”展现了一种洒脱与乐观的态度,另一方面,“回头望”与“并蒂花”则蕴含了对过往美好回忆的眷恋与珍惜。并蒂花象征着爱情的美满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鹧鸪天·叹》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体验,以及在面对人生变迁时的复杂情感与态度。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慰

何处春风着柳斜。深深庭院绿阴遮。

每弹指处闻花叹,自抵牙时为曲差。

频减膳,漫呼茶。莫将惆怅饯年华。

门前流水蓝桥锁,犹度当初金犊车。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昨夜

昨夜天孙罢锦梭。轻槎无恙到明河。

几经私语全珍重,再试真心薄谴诃。

羞月姊,避鹦哥。玉人频问夜如何。

最怜蝴蝶惊魂骤,输与庄生晓梦多。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虞美人.临风寄语

花阴空覆鸳鸯寝。寒入红衾凛。早知好事付秋风。

何似当初索性不相逢。闻伊别后思量意。

窃自沾沾喜。累伊憔悴倍心伤。

又望伊家索性不思量。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限韵咏池上杨妃海棠

马嵬坡上杨妃血。洒遍枝和节。依稀犹是旧檀心。

却似唐宫睡去夜初深。梅妃应笑胭脂重。

欲唤从前梦。临池照处映鱼茵。

疑向三郎传语倩双鳞。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