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闷.冬

云作轻阴,风逗细寒,小溪冰冻初结。

更听得、悲鸣雁度空阔。

暮雀喧喧聚竹,听竹上清响风敲雪。

洞户悄,时见香消翠楼,兽煤红爇。凄切。

念旧欢,聚旧约。至此方惜轻别。

又还是、离亭楚梅堪折。

暗想莺时似梦,梦里又却是,似莺时节。

要无闷,除是拥炉对酒,共谭风月。

形式: 词牌: 无闷

翻译

云层轻薄如纱,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寒意,小溪刚刚结起薄冰。
更听见悲鸣的大雁飞过广阔的天空。
傍晚的麻雀在竹林中嘈杂,聆听竹叶上风声和雪落的清脆声音。
寂静的门窗,偶尔能闻到翠楼上的香气消散,红色的兽形炭火燃烧着。
心中凄凉,回忆起过去的欢乐和约定,此刻更加珍惜轻易的分别。
又到了离别的亭子,楚地的梅花正适宜采摘。
暗自回想春天的时光仿佛梦境,梦中又是莺歌燕舞的季节。
想要不感到无聊,除非围炉饮酒,共论风花雪月。

注释

逗:逗引,带来。
悲鸣雁:哀鸣的大雁。
洞户:深宅大院的门窗。
兽煤:形状像兽的炭火。
轻别:轻易的分别。
离亭:送别之地。
楚梅:楚地的梅花。
拥炉:围着炉火。

鉴赏

这首宋词《无闷·冬》是周邦彦的作品,描绘了冬季的景象和词人的情感体验。开篇以云轻阴、细寒和初结的小溪冰冻为背景,营造出冬日的寂静与寒冷。接着,词人通过大雁悲鸣和暮雀在竹林中的喧闹声,以及风吹过竹叶敲打雪花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氛围。

“洞户悄”三字,写出室内静谧,翠楼上的香烟逐渐消散,兽形的炭火红炽燃烧,更显孤独与寂寥。词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过去的欢乐时光和旧日的约定,此刻倍感轻别的伤感。离亭边的楚梅虽可折,却也暗示着离别之苦。

“暗想”两句,词人沉浸在梦境中,梦中又回到莺语花飞的春日,然而现实中却是寒冬。他试图排解愁闷,唯有围炉饮酒,与朋友谈论风月,聊以慰藉。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景色,融入了词人的深深情感,展现了词人在冬日里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月下笛.越调

小雨收尘,凉蟾莹彻,水光浮璧。谁知怨抑。

静倚官桥吹笛。

映宫墙、风叶乱飞,品高调侧人未识。

想开元旧谱,柯亭遗韵,尽传胸臆。

阑干四绕,听折柳徘徊,数声终拍。

寒灯陋馆,最感平阳孤客。

夜沈沈、雁啼甚哀,片云尽卷清漏滴。

黯凝魂,但觉龙吟万壑天籁息。

形式: 词牌: 月下笛

月中行/月宫春.怨恨

蜀丝趁日染乾红。微暖面脂融。博山细篆霭房栊。

静看打窗虫。愁多胆怯疑虚幕,声不断、暮景疏钟。

团团四壁小屏风。啼尽梦魂中。

形式: 词牌: 月宫春

玉楼春

歌时宛转饶风措。莺语清圆啼玉树。

断肠归去月三更,薄酒醒来愁万绪。

孤灯翳翳昏如雾。枕上依稀闻笑语。

恶嫌春梦不分明,忘了与伊相见处。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木兰花/玉楼春.高平暮秋饯别

郊原雨过金英秀。风扫霜威寒入袖。

感君一曲断肠歌,劝我十分和泪酒。

古道尘清榆柳瘦。系马邮亭人散后。

今宵灯尽酒醒时,可惜朱颜成皓首。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