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尚书九江暑雨图

尚书画山山巃嵷,九江秀色开森茸。

况当五月暑雨交,云气滃勃川光动。

五峰削出青如莲,绿树彷佛闻阴猿。

犹瞻谢眺青山宅,不见米家书画船。

何人见门面山立,头上乌纱翠痕湿。

谁唤山东李谪仙,来观瀑布三千尺。

于今戈戟乱如麻,使我披图一永嗟。

欲买沃洲归共隐,江山如此属谁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释妙声的《题高尚书九江暑雨图》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首句"尚书画山山巃嵷"展现了画面中的山峦叠嶂,仿佛是书画般的景色。接着,"九江秀色开森茸"点出九江的优美风光,夏日雨后,生机盎然。

"况当五月暑雨交,云气滃勃川光动"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云雾缭绕,江水波光粼粼,动态十足。"五峰削出青如莲,绿树彷佛闻阴猿"运用比喻,将峰峦比作莲花,绿树中似乎能听到猿猴的叫声,增添了神秘与幽深的意境。

诗人由景及人,提及"犹瞻谢眺青山宅,不见米家书画船",表达了对古人谢眺和米芾的怀念,暗示画中可能也有他们的艺术痕迹。"何人见门面山立,头上乌纱翠痕湿"则想象有人在山中,乌纱帽上还留有雨水的痕迹,形象生动。

最后,诗人感慨时局动荡,"于今戈戟乱如麻",与眼前的宁静山水形成对比,"使我披图一永嗟"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哀叹。"欲买沃洲归共隐,江山如此属谁家"流露出诗人渴望归隐山林的愿望,以及对江山归属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以画为引,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27)

释妙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四明粥书单生

古人读书手自写,今人藏书充屋椽。

牙签插架不解读,何异愚翁工守钱。

单生持书入我室,竹光落床乱缃帙。

居贫不能常得书,为我借观留数日。

昔在鄞江识单生,于今白发老于行。

明年倘有江船卖,我欲从君觅论衡。

形式: 古风

柏子庭画松障歌

高堂谁画青松障,越柏下笔开殊状。

小枝交错铁不如,大枝森竦剑相向。

笔驱元气天为泣,龙擘海水神俱王。

沧江风雨六月来,白日雷霆九天上。

想当飞墨纵挥洒,应遣酣歌助悲壮。

于时画者亦有人,柏也用意实豪放。

犹忆海虞山里时,往往见我索题诗。

豪缣到手不暇择,烂漫图写宁复辞。

只今风流已冥寞,使我见之增叹愕。

况当木落秋气悲,抚事哀吟忽如昨。

乌乎柏兮那复见,萧瑟凄风动寥廓。

萧瑟凄风动寥廓,应有松子僧前落。

形式: 古风

题岳阳楼图

岳阳城南天下稀,飞楼雉堞相因依。

云连天阙象纬近,水满潇湘鸿雁飞。

洞庭始波木叶赤,元气混茫天地白。

蛟龙出吟雾雨愁,肠断江南未归客。

何人置酒楼两楹,定是昔年滕子京。

可怜风流已冥漠,犹有文章遗令名。

君山翠黛秋可扫,湘君归来云缥缈。

空向人间对画图,十二螺鬟梦中绕。

形式: 古风

采兰堂

去年采兰兰叶长,今年采兰兰叶短。

秉芳欲寄路漫漫,国香零落风吹断。

莲花峰下采兰堂,永怀焦镜不能忘。

上人开窗面山坐,山水含晖吟谢郎。

三生误落夫差国,翠结琼琚香不息。

目断王孙游未归,江南春草连天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