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德堂为包山徐以同赋

巨区湖上包山阳,四皓昔曾居此乡。

南州高士旧家世,经营甲第崇门墙。

静轩令子当年少,桥梓阴森全克肖。

炎刘宰相重传经,大易家人称跨灶。

富堪润屋德润身,存德扁堂资日新。

金庭玉柱形胜地,比屋自兹风俗淳。

即名取义孰云偶,要铭诸心味诸口。

脩省无过慎始终,光华肯使生尘垢。

五常天赋无烦偏,不待外求皆自然。

爱亲敬兄信朋友,学者固当希圣贤。

舜日尧天□致治,斯世斯民幸遭际。

铁划银钩好玩辞,后世存存期勿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庸为存德堂所作的题咏。存德堂位于包山,与古代四位隐士四皓有关,其历史背景深厚。诗中描绘了南州高士家族的辉煌,以及他们精心营造的豪宅,强调了家族成员的优秀品质和道德修养。

诗中提到“静轩令子当年少”,赞扬了年轻一代的才华与继承家族传统的重要性。“炎刘宰相重传经”则暗示了家族与朝廷的密切关系,以及对儒家经典的重视。接着,“富堪润屋德润身”表达了财富与品德并重的理念,强调了内在美德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金庭玉柱形胜地,比屋自兹风俗淳”描绘了存德堂所在之地的自然美景与淳朴民风,突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接下来的“即名取义孰云偶,要铭诸心味诸口”强调了名字与意义之间的联系,鼓励人们铭记于心,品味其中的深意。

“脩省无过慎始终,光华肯使生尘垢”教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谨慎行事,保持内心的光明与纯净。最后,“五常天赋无烦偏,不待外求皆自然”总结了道德修养的根本在于遵循自然的五常原则,无需外求,这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存德堂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赞美了家族的辉煌成就和道德风尚,同时也传递了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是一首富有教育意义的佳作。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听琴为华守诚题

峄阳梧桐稀世材,高冈昔日曾培栽。

生成合抱矗霄汉,凤凰两两长飞来。

何人借到吴罡斧,一挥斫下老蛟股。

半空影落神鬼惊,霹雳声摧藓苔古。

苍皮剥落脂流香,肤缕莹洁同雪霜。

工师遂尔按绳墨,斲削上圆并下方。

斯琴制□诚难得,自古到今岁千百。

龙池□腹倍清润,玉轸金徽更光泽。

锡山华君能赏音,收买不惜囊中金。

风清月明自弹弄,雅调洗涤尘凡心。

一声两声儿女语,落絮浮云行复止。

三声四声愈可听,碧涧琅琅泻流水。

五声六声声渐高,梅花三弄鹤九皋。

金壶断续滴更漏,玉佩丁东趍早朝。

曲终香冷天将曙,乌鸟惊飞起庭树。

缄封华卷到东溪,徵我长吟听琴句。

伯牙绝艺称当时,善听亦有钟子期。

□师精妙犹入悟,昌黎韩子酬声诗。

多君独步超前后,藉甚佳名播人口。

漫挥綵笔赋歌章,老去无才搔白首。

形式: 古风

致乐堂诗为陈汝中作

陈为□姓成周始,五玉诸侯事天子。

世家蕃衍多子孙,水木本源传不已。

六出奇计扶炎刘,庙堂黼黻多谋猷。

平生功业照青史,不下子房能运筹。

太丘名节超凡士,德行尊崇服乡里。

是非一辨即能平,何必纷纷费唇齿。

元方季方相后先,难兄难弟人称贤。

五星夜聚颍川曲,光彩烨烨明中天。

伯玉文章自天赋,六代以来誇独步。

五言感寓追古人,岂但联翩工月露。

后山先生才最优,伟器早被南礼收。

自云知己不易得,适兴往往成歌讴。

衮衮流光时易改,兔走乌飞几千载。

前人虽往后人继,吴苑一支今独在。

仲礼陈君诚善人,譬犹凤凰与麒麟。

高堂构得扁致乐,子孙孙子循天伦。

堂前椿萱总蕃茂,堂下埙篪日相奏。

和气雍雍萃一门,四时□若春时候。

致乐之道何必推,能致斯乐由天为。

况君脩为振先烈,庆泽可为能无亏。

聿脩厥德光厥祖,世无古今今即古。

乃知致乐乐有自,请看君家旧宗谱。

形式: 古风

雪窗兰竹石为怿上人题

雪窗上人说空者,画墨经营趣潇洒。

闲将兔颖试龙香,满袖清香动兰若。

澧浦灵根雨露青,灵均载入离骚经。

深林幽谷自萌茁,楚楚不惟生谢庭。

淇园直节浮光彩,几历冰霜心不改。

谁能斫取钓鳌竿,直拂珊瑚向东海。

太湖老璞多嶙峋,渊宫采取多没人。

青莲朵朵类奇宝,爱护只恐冯夷嗔。

美人丈人伴君子,当时影落生绡里。

西游只履未归来,月华冷浸秋潭水。

形式: 古风

题画

参差树木高低岭,金壁楼台超绝顶。

数峰撑月倚高寒,十丈莲花开玉井。

巨灵劈石石欲崩,铁索挂影垂长藤。

冰霜剥落太古色,鸟道险恶人难登。

骑驴有客寻真去,洞府幽深几时遇。

食罍高挑一小童,东风路入花深处。

白鹤自鸣猿自啼,板桥流水通清溪。

白云杳杳望不尽,空翠纷纷行欲迷。

此地安能来卜筑,便拟牵萝葺茅屋。

千年苍鹿使耕田,不种紫芝惟□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