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武功庆善宫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

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

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

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㮰。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

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

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形式: 排律

翻译

寿丘留有古代的遗迹,酆邑是我祖先奠基之地。
我承继历代圣君之业,就在这里诞生并长大。
年少时遭遇世事变迁,提剑力求挽救乱世。
指挥大军平定四方,以德怀柔万国使之归顺。
山民纷纷前来归顺,海外之国也心向往之。
匈奴首领伴我左右,日逐王为我护卫。
坐朝面对四方诸侯,无为而治委政百官。
霜白的节气映照秋色,薄冰在水边凝结。
黄菊遍野覆盖平原,稻谷丰收堆满京城周边。
共享归乡宴的欢乐,喜悦如同唱和《大风歌》。

注释

寿丘:古代地名,传说中黄帝的出生地。
酆邑:古地名,代表帝王的发源地。
粤予:我,古代用语,表谦称。
累圣:历代圣明的君主。
悬弧:古代习俗,生男孩时在家门上悬挂弓箭,象征武功。
郁匡时:在动荡的时代中力求有所作为。
八荒:四方极远的地方,泛指天下。
怀柔:以德感化使归服。
万国夷:众多的国家和民族。
梯山:攀登高山,比喻克服困难。
驾海:跨越海洋,指远方的国家。
单于:古代匈奴的首领称号。
日逐:古代匈奴官名,这里代指其他少数民族首领。
端扆:皇帝端坐朝堂面对臣子。
四岳:四方诸侯或山川的象征。
无为:道家治国理念,顺应自然,不妄为。
百司:各种官署,指朝廷百官。
霜节:秋季的景象,也喻指人的高洁品格。
轻冰:初冬时节薄薄的冰层。
水湄:水边,河岸。
芸黄:指草木枯黄,秋天的景色。
原隰:平原与低湿之地。
禾颖:成熟的稻穗。
京畿:国都及其周围地区。
共乐:共同享受。
还乡宴:回到故乡的庆祝宴会。
大风诗:刘邦所作《大风歌》,表达胜利归来的豪情。

鉴赏

这首诗是由唐太宗李世民所作,名为《幸武功庆善宫》。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遗迹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安定、社会繁荣的美好愿望。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开篇两句,诗人提到寿丘(意指长寿之地)上只有旧时的痕迹,而酆邑(古代帝王所建的宫城)则是前人的基础。这两句通过对历史的回望,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尊重。

“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诗人自称“粤予”,表示自己是继承了历代圣君的伟大事业,而“悬弧”则象征着和平与安宁,表明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存在于当前。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年轻时期就遇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并且以剑为伴,意气风发地去匡扶时势。这里的“匡”字有辅佐、支持之意。

“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诗人用“指麾”比喻治理国家的手腕和能力,而“八荒”则代表着四方与远方,即全国乃至世界。“怀柔万国夷”表达了诗人以德服人,以柔克刚的治国理念。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诗中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明了诗人的胸怀和抱负。诗人想象着攀登高山,进入深邃的山谷,以及驾驭大海,展现了广阔无垠的心胸。

“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㮰。”这里诗人提到单于(古代北方民族)陪伴在军帐中,而“日逐”则意味着随时准备出征。诗人表达了对边疆安宁的关切以及对文治武功并重的期望。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诗人的心态如同端正的门扉,面向着四岳(即中国古代所尊崇的五岳中的四座),而“无为”则是道家思想,即通过无为而治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里表达了对自然法则顺应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接下来的两句诗,以季节变化描绘出秋天的景象。“霜”指露水凝固的现象,而“轻冰”则是初冬时分不厚的冰面。这里通过自然界的变迁来抒写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诗中最后两句,以农业景观结束全诗。“芸黄”指的是农作物成熟时的颜色,而“禾颖”则是谷类果实的美好。这里表达了对农业丰收和国家富庶的期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宏伟的理想和深远的谋略,是一首集历史与现实、个人情怀与国家兴衰于一身的杰出之作。

收录诗词(108)

李世民(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生卒年:599年-649年

相关古诗词

经破薛举战地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沈,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

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沈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

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形式: 古风

度秋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

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寞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云台凯歌入。

形式: 乐府曲辞

望送魏徵葬

阊阖总金鞍,上林移玉辇。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

惨日映峰沈,愁云随盖转。

哀笳时断续,悲旌乍舒卷。

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

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

形式: 古风 押[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