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送魏徵葬

阊阖总金鞍,上林移玉辇。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

惨日映峰沈,愁云随盖转。

哀笳时断续,悲旌乍舒卷。

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

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翻译

宫门总是装备着金饰马鞍,皇家园林中移动着玉制车辇。
郊外荒野上令人悲伤的新离别,河边的桥已不再是往昔送别的地方。
暗淡的阳光映照在山峰渐渐沉下,忧愁的云朵随着车盖旋转。
哀伤的胡笳声时断时续,悲凉的旗帜忽开忽卷。
一次次眺望情感何其深重,泪水涟涟却只能徒然流淌。
再也没有从前那些人了,美好的春天又能和谁共度呢?

注释

阊阖:宫门。
总金鞍:总是装备着金饰马鞍,形容宫廷的奢华。
上林:指皇家园林,特指上林苑。
移玉辇:移动着玉制车辇,代指帝王出行。
野郊:郊外荒野。
怆新别:令人悲伤的新离别。
河桥:河边的桥。
非旧饯:已不再是以往送别的地点。
惨日:暗淡的阳光。
映峰沈:映照在山峰渐渐沉下,描绘日落景象。
愁云:忧愁的云朵。
随盖转:随着车盖旋转,形容云随车队移动。
哀笳:哀伤的胡笳声,胡笳是一种古代吹奏乐器。
时断续:时断时续,形容乐声凄凉。
悲旌:悲凉的旗帜。
乍舒卷:忽开忽卷,描述旗帜随风飘动的样子。
望望:一次次地眺望。
情何极:情感何其深重,无法衡量。
浪浪:连续不断的样子。
泪空泫:泪水涟涟却只能徒然流淌,'泫'意为流泪。
无复:再也没有。
昔时人:从前的那些人。
芳春:美好的春天。
共谁遣:又能和谁共度呢,'遣'这里有消磨、度过时光之意。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送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哀伤与怀念。首句“阊阖总金鞍,上林移玉辇”以华丽的车驾作为开篇,设置了一种悲壮而庄重的氛围,暗示了送别对象的身份尊贵。

接下来的“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这里的“新别”与“非旧”,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惨日映峰沈,愁云随盖转”一句中,日影与山峰相互映衬,愁绪如云,不仅是景物描写,也是心情的外化。愁云随车盖的移动,更增添了动感,使得哀伤之情更加深刻。

“哀笳时断续,悲旌乍舒卷”则通过乐器和旗帜的形象来表达哀伤与悲痛的情绪。哀笳声中断续,悲旌随风飘扬,都在强化送别之情的沉重。

“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直接表达了无尽的哀思和无法抑制的悲伤。作者通过反复的动作“望望”与滔滔不绝的泪水来强调送别之痛。

最后,“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则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念和对失去亲朋好友的哀伤。芳春即将过去,而昔日的伙伴不再,这种对过往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深沉哀婉的画面。

总体而言,此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通过送别的情境来抒发作者对于逝去时光、亲友离别的深切哀思。

收录诗词(108)

李世民(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生卒年:599年-649年

相关古诗词

喜雪

碧昏朝合雾,丹卷暝韬霞。

结叶繁云色,凝璚遍雪华。

光楼皎若粉,映幕集疑沙。

泛柳飞飞絮,妆梅片片花。

照璧台圆月,飘珠箔穿露。

瑶洁短长阶,玉丛高下树。

映桐圭累白,萦峰莲抱素。

断续气将沈,徘徊岁云暮。

怀珍愧隐德,表瑞伫丰年。

橤间飞禁苑,鹤处舞伊川。

傥咏幽兰曲,同欢黄竹篇。

形式: 古风

赋尚书

崇文时驻步,东观还停辇。

辍膳玩三坟,晖灯披五典。

寒心睹肉林,飞魄看沈湎。

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

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

既承百王末,战兢随岁转。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赋得白日半西山

红轮不暂驻,乌飞岂复停。

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

藿叶随光转,葵心逐照倾。

晚烟含树色,栖鸟杂流声。

形式: 五言律诗

赋得早雁出云鸣

初秋玉露清,早雁出空鸣。

隔云时乱影,因风乍含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