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竹枝歌十首(其八)

戎门旌节拥高台,军士南边戍未回。

红巾小儿齐击鼓,知是官船江上来。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李东阳的《长沙竹枝歌十首(其八)》描绘了一幅边疆守卫图景。首句“戎门旌节拥高台”展现了军营中的威严气象,高台上旗帜飘扬,象征着军事指挥的权威。接着,“军士南边戍未回”表达了战士们长期在外征战,尚未归家的现实,透露出戍边生活的艰辛和思乡之情。

后两句“红巾小儿齐击鼓,知是官船江上来”则转向了民间的反应,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听到官船到来时的兴奋与好奇。他们以击鼓的方式迎接,显示出对家乡官员的期待和对远方亲人的关心。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边疆生活与民间情感的交融,既有军旅的严肃,又有百姓的温情。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长沙竹枝歌十首(其九)

湘江水深天下清,何如陇头秋月明。

离人到此不得醉,况是高楼吹笛声。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庚]韵

长沙竹枝歌十首(其十)

长沙少年无奈春,青衫白面不生尘。

劝君莫向湘潭住,江燕衔泥解涴人。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真]韵

送人

南国骚人忆薜萝,每逢尊酒一酣歌。

隔年乡信春前至,入夜归心梦里过。

旧路渐随燕树远,故山偏傍越溪多。

阳和到处流澌尽,时送东风与碧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李士纶南还

碧水长衫映黑头,归时还及洞庭秋。

家山别后无乡信,霄汉从来有壮游。

惭我屋庐占上国,送君魂梦绕中洲。

东园甘旨堪供养,正值西风白稻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