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三首(其二)

瘴云终不灭,泸水复西来。

闭户人高卧,归林鸟却回。

峡中都似火,江上只空雷。

想见阴宫雪,风门飒踏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瘴气的乌云始终不散,泸水又从西边流来。
门窗紧闭的人高枕而卧,归巢的鸟儿却飞回了树林。
峡谷中仿佛烈火燃烧,江面上只有雷声作响。
想象那深宫中的冰雪,冷风穿过风门,飒然开启。

注释

瘴云:指南方湿热地区特有的有毒雾气。
泸水:古代地名,泛指长江上游的支流。
闭户:关门闭窗。
归林:返回森林或栖息地。
峡中:指狭窄的山谷。
江上:指河流表面。
阴宫:暗指帝王的宫殿,此处可能象征深宫秘境。
风门:指宫门或类似建筑的出风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末或冬初的景象,天气已转凉,但自然界依然充满了生机。"瘴云终不灭"中的“瘴云”指的是一种在特定季节出现的病态云朵,它们并没有消散,可能预示着某种变化。“泸水复西来”则表明江河的水流又回到了它本来的方向,这通常与季节更替有关。

"闭户人高卧,归林鸟却回"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因天气转凉而关门静坐,以及鸟儿们归巢的画面。这里的人物活动减少,自然界的生物开始准备过冬,这是一种季节更迭中自然与人类共同的休憩。

"峡中都似火,江上只空雷"则描绘了一幅秋末或初冬时分的壮丽景象。山峡间虽看似有火光,但实为落日余晖所映照;而江面上的只是空荡荡的雷声,没有伴随的雨水。这既可能是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的一种预感,也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想象。

"想见阴宫雪,风门飒踏开"则是一种超脱现实的遐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想要亲眼目睹神秘而不可触及之“阴宫雪”的愿望。而“风门”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谷或地方,这里的“飒”字形容了秋冬交接时节的微冷气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预感的季节图景,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和遐想。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热三首(其三)

朱李沈不冷,彫胡炊屡新。

将衰骨尽痛,被褐味空频。

歘翕炎蒸景,飘飖征戍人。

十年可解甲,为尔一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隐居欲就庐山远,丽藻初逢休上人。

数问舟航留制作,长开箧笥拟心神。

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先蹋炉峰置兰若,徐飞锡杖出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

田园须暂往,戎马惜离群。

去远留诗别,愁多任酒醺。

一秋常苦雨,今日始无云。

山路时吹角,那堪处处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病马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