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三首(其三)

朱李沈不冷,彫胡炊屡新。

将衰骨尽痛,被褐味空频。

歘翕炎蒸景,飘飖征戍人。

十年可解甲,为尔一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朱李沈姓氏的人并不冷酷,常常烹煮雕胡这种食物。
身体逐渐衰老,骨头疼痛难忍,穿着粗布衣裳,却只能徒增饥饿感。
炎热的阳光下,士兵们辛苦劳作,快速地移动着。
即使征战十年,我也希望能卸下战甲,只为与你们共饮一壶泪酒。

注释

朱李沈:指代某三个姓氏的人。
彫胡:古代一种草本植物,可食,这里指粗粮。
将衰:即将衰老。
被褐:穿着粗布衣裳。
歘翕:形容快速或忽然。
炎蒸:酷热蒸腾。
征戍人:出征的士兵。
解甲:脱下战甲,比喻结束战斗。
沾巾:流泪,这里指饮酒以表达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热三首(其三)》。在这短暂的四句中,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局变迁、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慨。

“朱李沈不冷,彫胡炊屡新。”这里的“朱”、“李”、“沈”可能指的是不同的季节或事物,它们虽然在外观上看似不断变化,但实质上却是循环往复,没有真正的冷暖之分。这两句通过对比,不仅描绘出夏日炎热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世事无常、变幻莫测的感受。

“将衰骨尽痛,被褐味空频。”这两句则是从个人体验出发,表达了诗人对健康和生活的担忧。“衰”意指衰败或年老,“骨尽痛”形容身体的疼痛难忍;“被褐”则象征着诗人的贫穷与困顿,尽管频繁尝试,却始终无法摆脱困境。

“歘翕炎蒸景,飘飖征戍人。”这里描绘的是酷热的夏日景象和军旅生活的艰辛。“歘翕”形容热气上腾,“炎蒸”则是极端的高温;“飘飖”、“征戍”则表现了战争带来的离乱与无常。

最后,“十年可解甲, 为尔一沾巾。”诗人表达了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即使是在军旅之中,也希望能够有机会摆脱战衣,享受一丝安宁。这一句也隐含着对未来某种美好生活的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局、生命和人性的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隐居欲就庐山远,丽藻初逢休上人。

数问舟航留制作,长开箧笥拟心神。

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先蹋炉峰置兰若,徐飞锡杖出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

田园须暂往,戎马惜离群。

去远留诗别,愁多任酒醺。

一秋常苦雨,今日始无云。

山路时吹角,那堪处处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病马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