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乌夜啼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慈祥的乌鸦失去了母亲,发出哑哑的悲伤叫声。
无论白天黑夜都不离开,坚守在原来的树林。
每晚半夜啼叫,听到的人都会感动得泪水满襟。
叫声中仿佛在诉说,未能尽到反哺的孝心。
众多鸟类难道没有母亲?只有你哀怨深沉。
这应是母爱太深重,让你悲痛难以承受。
从前有个吴起,母亲去世他却不奔丧。
唉,这些人啊,他们的心还不如禽鸟。
慈祥的乌鸦又何尝不是,鸟类中的孝子曾参。

注释

慈乌:指乌鸦,因其有孝敬父母的习性,常被称为‘慈乌’。
哑哑:形容乌鸦的叫声。
经年:经过一年。
故林:原来的树林,指乌鸦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沾襟:泪水打湿衣襟,形容非常伤心。
反哺:幼鸟喂食老鸟,象征孝顺的行为。
尔:你,这里指慈乌。
吴起: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因不奔母丧被指责。
斯徒辈:这类人,指吴起这样的人。
曾参:孔子的弟子,以孝闻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一只失去母亲的小乌鸦,日夜悲啼,不忍离弃故林。小鸟的哀音感人心弦,每当夜半听到它的啼叫,听者都会感到心头湿润。这不仅仅是因为小鸟的声音中似乎带着诉说之意,更重要的是,它未尽的哺声反映了它对母亲深沉的思念。

诗人通过这只小乌鸦的情感深度,表达了一种自然界中普遍而深刻的母子情感。即便是那些看似冷漠无情的小动物,对于它们的亲生母亲同样怀有浓烈的情感。这也让人们不禁思考人类社会中的道德标准和人伦关系。

最后,诗人提到历史上有一个叫吴起的人,他对待自己母亲的态度极其冷酷,以至于在母亲去世时也不曾哀伤。这种行为与小乌鸦的情感形成了鲜明对比,显现出自然界中生命的真挚情感和人类社会中道德标准的复杂性。

诗人以此表达对慈母之爱的赞美,以及对那些不仁不义者的批评。整首诗语言质朴、意蕴深长,既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也反映出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人伦关怀和自然观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新丰路逢故人

尘土长路晚,风烟废宫秋。

相逢立马语,尽日此桥头。

知君不得意,郁郁来西游。

惆怅新丰店,何人识马周。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新乐府.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绩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誇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二王后.明祖宗之意也

二王后,彼何人,介公酅公为国宾。

周武隋文之子孙,古人有言天下者,非是一人之天下。

周亡天下传于隋,隋人失之唐得之。

唐兴十叶岁二百,介公酅公世为客。

明堂太庙朝享时,引居宾位备威仪。

备威仪,助郊祭,高祖太宗之遗制。

不独兴灭国,不独继绝世。

欲令嗣位守文君,亡国之孙取为戒。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八骏图.戒奇物惩佚游也

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

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

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

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

属车轴折趁不及,黄屋草生弃若遗。

瑶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

璧台南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

《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周从后稷至文武,积德累功世勤苦。

岂知才及四代孙,心轻王业如灰土。

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

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

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

至今此物世称珍,不知房星之精下为怪。

八骏图,君莫爱。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