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

越中蔼蔼繁华地,秦望峰前禹穴西。

湖草初生边雁去,山花半谢杜鹃啼。

青油昼卷临高阁,红旆晴翻绕古堤。

明日汉庭徵旧德,老人争出若耶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越中的土地繁花似锦,位于秦望山峰前,靠近大禹治水的遗址西边。
湖边草木刚发新芽,大雁南飞,山上的花朵半开半落,杜鹃鸟在哀鸣。
白天,青色的油布帷幕收起,高阁之上视野开阔,晴空下红色旗帜在古老的河堤上飘扬。
明天,朝廷会征召有德之士,老人们争相走出若耶溪,期待被选中。

注释

越中:指越州地区,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
蔼蔼:形容繁荣、热闹。
繁华地:繁华的城镇或地区。
秦望峰:地名,可能指秦望山。
禹穴: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遗迹。
湖草:湖边的草。
边雁:迁徙中的雁群。
山花:山上的野花。
杜鹃:一种鸟,又名子规,叫声凄切。
青油:青色的油布或油纸。
昼卷:白天卷起。
高阁:高高的楼阁。
红旆:红色的旗帜。
古堤:古老的河堤。
汉庭:汉朝的朝廷。
徵:征召。
旧德:有德行的老者。
老人:年长的人。
若耶溪:地名,在浙江绍兴,以风景优美著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怀念。开篇“越中蔼蔼繁华地”即设定了一个富饶而又文明的地方氛围,“秦望峰前禹穴西”则点出了具体的地理位置,引出古代英雄禹王的遗迹,渲染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湖草初生边雁去,山花半谢杜鹃啼”两句描写了春天景色,其中“湖草初生”表现了草木开始萌发的生机,“边雁去”则透露出一丝离别之情。而“山花半谢”和“杜鹃啼”共同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细腻观察的能力。

接下来的“青油昼卷临高阁,红旆晴翻绕古堤”两句则转向建筑物,通过“青油昼卷”和“红旆晴翻”,强调了建筑在阳光下的灿烂与活力。这里的“古堤”不仅是对景色的描摹,也暗示了一种历史的沉淀。

最后,“明日汉庭徵旧德,老人争出若耶溪”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追寻和尊崇之情。“汉庭徵旧德”指向的是对古代汉朝文化的怀念,而“老人争出若耶溪”则表现了一种对过往岁月的留恋和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遗迹以及建筑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历史韵味的春日晚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詶淮南牛相公述旧见贻

少年曾忝汉庭臣,晚岁空馀老病身。

初见相如成赋日,寻为丞相扫门人。

追思往事咨嗟久,喜奉清光笑语频。

犹有登朝旧冠冕,待公三入拂埃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詶喜相遇同州与乐天替代

旧托松心契,新交竹使符。

行年同甲子,筋力羡丁夫。

别后诗成帙,携来酒满壶。

今朝停五马,不独为罗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詶滑州李尚书秋日见寄

一入石渠署,三闻宫树蝉。

丹霄未得路,白发又添年。

双节外台贵,孤箫中禁传。

徵黄在旦夕,早晚发南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