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僧人释自龄的《偈三首》之三,虽未直接引用完整诗文,但通过描述可以感受到其禅意与哲思。
“便乃忘机守默”,诗人以“忘机”表达摒弃世俗杂念,追求心灵宁静的状态;“守默”则是指在沉默中寻找自我,不被外界纷扰所动。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已被金粟占先”,“金粟”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先机或优势,暗示在追求内心平静的过程中,已有某些事物或状态领先一步,或许是指内心的觉醒或对真理的领悟。
“拟欲展演词锋”,“词锋”通常指言辞犀利或辩论时的口才,这里可能是诗人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见解,但在“展演”的念头之前,似乎意识到这可能并非最佳方式。
“落在瞿昙之后”,“瞿昙”是佛陀的姓氏,此处可能暗指佛陀或佛教的教义。诗人似乎在说,自己若要展现思想,可能会晚于佛陀或佛教智慧,即自己的思考或表达可能无法超越或达到佛教的深度与广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探索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精神境界上的谦逊与自省。它不仅体现了禅宗的静默观照,也蕴含了对传统智慧的尊重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