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空好明月,灿烂今夕晴。
万里皆月色,四顾无人声。
徘徊下青松,照我茅屋明。
我望长叹息,悠然万感生。
取杯挹清光,和此松露倾。
咽之清肺腑,快我平生情。
这首元末明初叶颙的《秋怀次童中州韵四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冷的秋夜景象。诗人以月亮为引子,赞美了长空中的明亮圆月,强调了今晚的晴朗和万里无云,使得月色洒满大地,四下寂静无声。他独自在青松之下徘徊,月光洒在茅屋之上,显得格外明亮。这种静谧的环境引发了诗人的深深感慨,他举杯邀月,将清冷的月光与松露一同品尝,这清冽的滋味仿佛洗涤了他的肺腑,让他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舒畅。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深沉思考。
不详
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沈郎江左人,声名惊宇宙。
秋风百尺楼,寄傲腰围瘦。
惜哉清庙器,未展经纶手。
斯道日已亡,斯人焉可友。
唯应双溪月,清光屡相就。
桂魄延秋景,松飙生夕凉。
良宵两相值,萧瑟流清光。
风声惊客鬓,月影照我床。
徊徨不成寐,转觉岁月长。
起坐问风月,而我谁老苍。
风静月不言,耿耿天中央。
长空蟾吐魄,良夜何团团。
皎如青铜镜,灿比白玉盘。
试浴海波底,飞上青枫端。
徘徊嵩岱间,宇宙生清寒。
神光常不泯,留作千载看。
南山青如蓝,处士衣可染。
独立万仞岗,眼空天地远。
扶筇访梅竹,褰裳蹑苔藓。
静听水潺湲,卧看云舒卷。
长啸抚孤松,乘闲数奇巘。
平生不动心,肯随名利转。
摩挲太古石,相知谅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