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谣

远牧牛,朝出东溪溪上头。

溪头草短牛不住,直过水南芳草洲。

脱衣渡水随牛去,黄芦飒飒风和雨。

老鸦乱啼野羊走,绝谷无人惊四顾。

寒藤枯木暮山苍,同伴相呼归又忙。

石棱割脚茅割耳,身上无有乾衣裳。

却思昨日西边好,旷坂平原尽丰草。

短蓑一卧午风轻,长笛三吹夕阳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是修的《牧童谣》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牧童生活画面。首句“远牧牛,朝出东溪溪上头”,点明了牧童早起放牧的情景,早晨从东溪出发,展现了牧童勤劳的生活状态。接着,“溪头草短牛不住,直过水南芳草洲”写出了牛儿贪吃草,不耐烦于溪边短草,径直穿过溪流,来到水南的茂盛草地。

“脱衣渡水随牛去,黄芦飒飒风和雨”描绘了牧童跟随牛群涉水过河,环境清冷,风吹芦苇发出沙沙声,风雨交加,显示出牧童的艰辛与自然环境的恶劣。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老鸦乱啼野羊走,绝谷无人惊四顾”渲染了山谷空寂,只有老鸦和野羊的活动,表现出牧童孤独而自由的生活状态。

“寒藤枯木暮山苍,同伴相呼归又忙”描绘了傍晚时分,牧童急于赶牛回家,寒意渐浓,藤木枯萎,山色苍茫,同伴们互相呼唤,急切地想要结束一天的劳作。最后两句“石棱割脚茅割耳,身上无有乾衣裳”则直接展示了牧童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辛苦,连衣服都湿透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牧童放牧的艰辛与乐趣,以及对美好环境的怀念,展现了古代乡村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收录诗词(195)

周是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余州道中

大漠连千里,平沙峙两城。

昔闻赪土筑,今见绿莎生。

重译来羌卒,联营列汉兵。

华戎俱混一,无复请长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六月十六日端礼楼进讲奉教赋诗次缪纪善韵

百二山河重镇雄,金城环绕宛如龙。

南楼势插金冥表,东井光连紫极中。

书演九畴宣帝范,诗歌二雅正皇风。

儒臣进讲思陈戒,敢学扬雄赋汉宫。

形式: 七言律诗

送李曹公出镇西域用张仪曹韵

麟符虎节宠恩新,满袖天香下玉宸。

五夜将星经昴毕,万年皇化被昆仑。

紫驼白马蕃人贡,赤黍黄羊汉卒屯。

圣主安边恢妙算,都缘保障为斯民。

形式: 七言律诗

送陈用中司训先生还汉中

柳妥花殷食又寒,渭城歌断思漫漫。

万山入汉秦关险,孤栈连云蜀道难。

驴背寻诗春正好,蛾眉如画雨初干。

胜游归后添佳趣,为写新图寄我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